返回第三百一十四章野有遗贤  大唐再起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人聊天很正式,你一言我一语,有板有眼的,都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谈了一些关于梅山蛮的事情,有意的迎合下,一时间君臣和谐,也能成就一番嘉话。

临走之前,皇帝赐予了杨师璠男爵的爵位,赏钱千贯,田百亩,也算是对于这位降将的重视吧!

千金买马,杨师璠值得这个价。

月初,夏日依旧未去,炎热的燥热的天气令人待不住,室外除了那些辛劳的农夫,已然见不到多少人。

李嘉出行,乘的是牛车,而不是马车,安稳,且舒适,身边围着上百名骑兵,可谓是严防死守,在这个缺马的湖南之地,上百号骑兵,已经足以表明马车内的贵人身份了。

朗州城由于没有经受过多的兵乱,以城外的稻田,长势喜人,沉甸甸的弯下了腰,黄澄澄的,令人欢喜。

再过不久,就是秋收之际了一些农夫们正拿着锄头,铲除杂草,让稻谷长的更好一些。

“稻谷喜人,看来是个好收成了!”掀开车帘,李嘉感叹道,只要过个秋收,百姓们交粮,就能形成初步的统治,人心归附了。

不过,待他看到那些巡视的管家,以及标志着地界的石牌时,李嘉的心情瞬间不好了,一些长势不错的土地,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的,能指望他们纳多少税?

只有自耕农,才是帝国的基石。

无论是徭役,兵役,纳税纳粮,这些才是温饱自耕农才能提供的。

“怎么样才能抑制土地兼并呢?”李嘉思量起来,对于一个王朝来说,自耕农的数量决定帝国的强盛。

西汉为何如此强盛,就是因为继承了秦朝的编户齐民制度,也就是良家子,才能打败匈奴,东汉由于属于豪强推出的朝代,所以土地兼并厉害,光是西北羌乱,就是上百年,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前唐安史之乱,也是自耕农阶级被吞噬,矛盾积累,所以才一呼百应,沦陷大半个帝国,将它推到杨贵妃,或者杨国忠等人的身上,都是不可取的。

然后就有人问了,咱大宋就没限制土地兼并,收商税,照样能活三百年。

宋粉们最喜欢拿《东京梦华录来证明宋朝有多富,但是拿东京拿卞梁一城说北宋是人间天堂,其荒谬性相当于拿旧上海的十里洋场说民国是人间天堂。

那真实在宋朝又是怎么样呢?实际上宋朝是中国最垃圾的朝代。宋朝人的诗词,史料就可以证明。

宋朝王安石《河北民:“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天地白日昏,路傍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苏轼在《与朱鄂州书一首中说:荆湖北路,“岳、鄂间田野小人,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东坡被贬黄州,见“黄州小民,贫者生子多不举,初生便于水盆中浸杀之”。

咱们的计划生育,在北宋开始实施了,真他么先进。

宋朝的富,只不过是开封一个城市罢了,贫富差距太大,城市与农村,简直是天上地下,如果说城市的市民还算个人,那么乡村就是奴隶集中营了。

没有土地的农民,生死都不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只能悲哀的苟活着,而且,由于土地都在大地主手里,国家收不到税,所以只能选择加税,贫苦加剧。

“陛下,到了!”

沿着一条河道而行,这河虽然不大,但是却碧水清清,凉风吹来,让人沉醉,牛车缓缓而行,没多少时间,就就到了一处院落,木栅栏里面,却是花园和菜园,这时,竟然有朵朵菊花盛开。

只见午后微斜的阳光中,一个中年人正在花间剪作。

“此人,就是张文靖吗?”李嘉眯着眼睛一看,不过五十来岁,身材修长,模样虽是农夫打扮,但却掩饰不了其儒雅之气息,果然是大儒,非同寻常。

其身穿麻布大袖衫,着高齿屐,举止从容,气度雍容,沉静,端是一位大儒,光是这面相,就不一般。

李嘉不由得感慨着,看脸来看人,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光是看着他的这般模样,李嘉心中就信了三分。

张文靖,祖籍洛阳,世代为官,二十年前,南下来到朗州,开私塾,培育人才,徒子徒孙遍及湖南各地,光是成为县令的,就有五人,在楚王府当任官吏的,也有数人,可谓是桃李满湖南。

“给先生奉礼。”李嘉自顾自地走了院落,说着,令手下二个护卫,将礼物搬了过来——麻布十匹,米十袋,干肉若干,书十卷。

不轻也不重,确是合适。

“无功不受禄,这位郎君,相貌堂堂,与我并不相识,何故有礼哉?”杨文靖到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然后却仿佛当做自己家一般,搬了些货物进来。

他仔细一看,这位郎君模样俊俏,威严毕露,想是不凡。

“虽然未见先生,但久闻先生大名,我心中极为仰慕,些许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