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天元争战(2)  承德围棋故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次天元战,李铁如总体情况,发挥得十分出色。

也许是有所长进,也许更多的是状态好外加运气好。他赢了五盘棋,输给了朱元涛和余朝晖。

说是运气好确实是实话。

第一没遇到刘刚,第二没遇到张游,两大实力在他之上的强劲一流棋手都没遇上,还排名第3,只能说运气挺好。

一共二三十人的比赛,遇到几位名气不大而且实力不甚强的对手,对手分还不低。

反过来你再看看人家朱元涛。

一路上的对手,只有最后一个孙铁红是5级,水平不高;刘刚是3段、上届冠军,张游(应该)是3段、段位赛冠军,余朝晖也是3段、段位赛冠军;相对较弱的是沈月2段,江家瑜2段,还有李铁如1级。

当时,前来观战的人不少,也有马少恒;估计很多人都是有事来不了,或者请假困难。

许多年后,李铁如对那两盘输棋,依然记忆犹新。

先说说对余朝晖这盘。这盘棋一直形势不明朗,自始至终都很胶着,最后是余朝晖的黑棋184子小胜。

李铁如的白棋下得还可以,不过黑棋一直很厚实。

快要结束时,申老师发话,劝李铁如认输。

他说,黑棋赢了,那个单片劫打不打,以及谁能打赢,都已经与胜负无关。

那时李铁如还不会数目呢,不信。下完数棋,果然;他虽然打赢了单劫,还是输了四分之三子。

除非他劫材非常非常多,有本事粘劫收后,才能反败为胜。

再说第三次输给朱元涛这盘棋。这盘棋,李铁如其实是胜面非常大的;输得很可惜。

十余年间,比赛里面李铁如一共输给朱元涛八盘棋,这盘棋是唯一绝对应该赢的。

前半盘,李铁如的黑棋下得很主动,占据不小优势。

中盘结束时,估计黑棋盘面大概应该领先了三十目以上。而且黑棋没有任何孤棋,也没有什么薄弱地方。

他自认,这盘棋总该轮到自己赢了。

殊不知,恰恰是由于萌生了这个想法,才酿成了再度被逆转的惨剧。下围棋真是不能有一丝一毫放松。

当时,他明知道自己领先不少,是应该补棋以巩固优势的局面。

面临一个选择,是补结实小一点一些呢,还是补得虚一点大一些呢?哪个选择更好?

他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选择,虚一点围大一些;觉得这样胜算可能更大。

其实,这就是不自信。不敢信任自己的优势已经足以取胜,也不敢信任自己的后半盘实力。

公平地说,哪怕他围小一些,那棋十有###真的就会赢。下面双方就只能进入收官子阶段。

实战黑棋围那么大,朱元涛不能坐以待毙,只能冒险打入破空。

若黑棋那条边都成空,差距足有四十目,还收什么官子啊?

一番激斗,结果很可笑。白棋安然无恙地顺利逃脱,自己突围同时还把黑棋三十多目的阵地洗劫一空;更不可思议的,黑棋居然还必须后手补断点!

一战下来,黑棋无条件亏损三十多目。

也就是说,相当于刚才他围空那步棋,远不如不走。

随便哪里收一个官子,都比实战这个结果强好多。你不围空,反而更容易赢。

那时,黑棋具体是不是处于劣势不好说,最起码心态已然彻底崩溃。

终局数棋,黑棋只有180子。假设他下得稍微正常一些,黑棋都应该接近甚至超过190子才对。

第三次败给对方,李铁如对朱元涛彻底有了巨大心理阴影。连他自己都认为,自己比人家差多了、差远了。

其实,双方实力真实差距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巨大。

那年代围棋世界大赛不算少,人们经常会关注。

比赛获胜者或者夺冠选手,经常会如此回答记者采访,这次运气比较好。

于是,久而久之,这台词就开始泛滥成灾。进而,舆论无奈跟风,只好声称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要不要这么唯心呢?

其实很多体育迷或是伪体育迷们,只要是经常关注世界杯、奥运会等体育大赛,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决定比赛成绩的,真不是仅有纯粹实力这唯一一个因素。

运气还真是不容忽视的!但运气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没有可能把握?这一点谁也不知道。

比如说我们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中国女排,81年到86年,五年之间成就了世界女排历史上第一个五连冠。

但真正一直关注的人知道,当时美国女排总体实力完全不亚于中国女排,期间却仅仅收获了两个亚军而已。

那时候,世界女排第一主攻手是海曼,第二是克罗克特,俩人都在美国女排;我们的铁榔头郎平,只是当时世界女排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