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丟失的鞋子  春秋风云録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废话,直接杀死。

被弑的国君名单中,齐襄公成了第五位上榜者。

在《东周列国志》中,显然采纳了《搜神记》的内容,认为彭生显灵,把那只丢失的鞋子找了回来,放到门下,引起叛军注意;叛军根据那只鞋,找到齐襄公,然后杀了他,算是为彭生报仇。

齐襄公的死,至少有一个人是很伤心的,那就是文姜。当然,更多的人是高兴,比如鲁庄公,九年了,终于有人替他报了杀父之仇。

这母子,一喜一忧。

齐襄公死了,国家还得继续,谁当国君呢?按理应是齐襄公的儿子继位,但史书中没有记载他的儿子。很可能他就没有儿子,但确实有个女儿,岁数很小,等着长大嫁给鲁庄公,将来还要在鲁国掀起波澜。

前面说过,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公子纠,一个是公子小白。鲍叔牙眼看国君颠三倒四,早早保护着公子小白逃亡到莒国;公子纠还留在国内,因为,管仲在观察形势,等待时机。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公孙无知继承了君位。

这下形势完全变了,公孙无知即位,公子纠立刻处于火山口上。决不能再停留在国内,否则必死无疑,所以,管仲和召忽,带着公子纠,逃亡到鲁国。因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

公子纠、公子小白都跑了,最大威胁解除,公孙无知放心了。不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看不见的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

公孙无知年轻的时候,是个纯粹的公子哥儿,欺男霸女,坏事做绝。既然敢跟太子诸儿(齐襄公)干仗,自然更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期间得罪的人,着实不少。

其中有一个叫雍廪的大臣,受到公孙无知的残酷迫害。《左传》中用了一个‘虐’字,可见双方仇怨之深。

公元前685年春,公孙无知外出踏青游玩,雍廪派人袭杀了他。然后通知各位大臣:无知弑君自立,我替天行道,请各位选择贤明的君主,我唯命是听。

公孙无知造反成功,君位还没坐热乎呢,就把命丢了。由于他是篡位,又没有与诸侯会盟,这里不称之为‘君’,故而不算‘弑君’,死后也没有谥号。

司马迁的《史记》则记载:雍林人袭杀无知。估计司马迁搞错了,雍廪是人名,不是地名,《左传》有明确记载。

可以说,公孙无知得位不正,人心不服,早晚自取其祸;关键是他本人,贪图君位,却没有驾驭能力,结果,当齐国国君不到三个月,命丧黄泉,沦为笑柄。

顺便提一下,这次动乱,有个叫百里奚的,流落齐国,穷苦无依,差点加入公孙无知的智囊团。在朋友蹇叔的劝说下,离开齐国,逃过一劫,后来,他将在秦国名垂青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要了解别人很难,要正确认识自己却是难上加难,所以,很多人就这样不知不觉把命丢了。

齐襄公死了,公孙无知死了,为了那个空缺的位置,为了那柄权杖,齐国,又开始了一轮新的杀戮。

其实,那个位置一般人坐不得,勉强坐上也是丧命。作为一方大国,齐国,需要一个知人善任、胸怀大略的明君,就这样,春秋第一位霸主——齐桓公,应运而生。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