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隔世百年(兼第二章:大妹子)  百岁老仙染红尘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华山之巅,一座孤峰隐于浓重的云雾之上,峰底似乎有山体与其相连,又貌似是山峰独自悬在空中,甚是神秘。

峰顶则有平坦之处,鸟语花香流水清灵,烟氲缭绕宛如仙境。居中有片绿草地上坐落着几间茅草房,虽有些破败,却显得独有风韵很是应景。

此时,其中一间茅草房里传来一声沧桑感十足的叹息,“唉,罢了,修行本无终,贪独万事空。百年修行,能觅金丹大道已是万幸,又岂可人心不足呢?”

话音落下后不久,茅草屋的门“吱呀”一声开了,缓步走出一位白眉白须、一身青色道袍,颇有仙风道骨的高瘦老者。

老者双目如炬,却透着极为慈祥的味道,左右打量一番峰间景致,捋捋胡须,背手走向了山峰的一处悬崖边。

透过山雾向下观望,眼神突然变得迷离,再捋捋胡须,摇摇头又叹,“唉,百年过去,也不知人世间如今是何等模样…”

这时若是有凡俗之人在旁边,定要捂嘴笑话这老者装蒜。

却不想这仙风道骨的老者又岂会是凡人?

他乃是置身这山峰之上,苦苦修行了整整百年的修真者,此次闭关十年,更是化气为丸,一举成就了金丹大道的绝世高人。要是放在世俗中,怕是人人都要称一声“老神仙”!

“师傅说凡尘弄人,扰我修行,却又说世事艰险,可励心性。如今师傅他老人家已然飞升而去,空留我一人独守寂寥峰,而我以百年光阴觅得金丹大道,无奈心性闭锢再无领悟,若是继续封闭于此处,只怕再过上百年,也难有丝毫建树了…”老者依然痴痴的望着远方,喃喃自语。

整整一百年,山间无岁月,人却有圆缺。余子丰生于清朝晚期,自幼便是孤儿,不知道是被父母抛弃还是如何,总之自打有记忆起便混迹于乞丐堆里,被几名好心的乞丐妈妈养大,吃百家奶、讨百家饭,若不是十岁那年遇见师傅,怕是连骨头茬子也印刻着乞丐的烙印于百年内飘飞湮灭了。

师傅是位老道士,许是瞧上了余子丰的资质不凡,用一只鸡腿引他到了僻静处,抱起就跑,一边跑一边问,“小子,有爹娘没?”

“没。”

“那好,以后跟着老道我练功,天天给你鸡腿吃,可好?”

“好!”

就这样,十岁的余子丰被师傅领到了此处这座寂寥峰上,打坐、吐纳、运气、炼体,走上了一条寂寞无比的修真之路。

在老道的悉心教导下,余子丰花了十年练习引气,终于在二十岁达到练气期,完成了后天高手向先天高手的跨越;

又花了二十年练气,四十岁成就筑基期,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修真者;

而由筑基期向金丹期的跨越,则整整用了七十年。前六十年突破到筑基后期巅峰,又闭关整十年,苦苦冲刺,才突破到了金丹初期,正式步入金丹大道。

而就在十年前临闭关之际,师傅他老人家竟然踏破虚空飞升了。

飞升前只留给余子丰十六个字,便是方才余子丰喃喃自语的——“凡尘弄人、扰我修行,世事艰险、可励心性”。

闭关这十年,余子丰虽然有幸迈进了金丹门槛,却愈发感觉到心力不足,心性桎梏,便是继续修炼下去也难有寸进。

望向山峰之下,依然是一座座孤寂的山,难有游人能够企及。负手而立许久,余子丰闭上了眼,片刻又突的睁开,两道坚毅之色自眸中射出!

“是了!师傅说凡尘弄人扰我修行,便困我在这寂寥峰苦修百年,师傅还说世事艰险可励心性,便是许我下山磨砺,云游人世间!”

猛一挥手拂面,已然一百一十岁高龄的余子丰,白发白眉竟然顿时全黑,白须也全然不见了,就连容颜也变成了他自己二十岁时的模样。这便是晋升金丹期的好处——改换相貌!

当然,相貌改换的基础只能是自身成长过的某个阶段,也就是说只能变成自己曾经某个年龄时的容貌,尚无法随意的像孙悟空七十二变那般夸张。

只见余子丰双臂伸张,道袍无风自舞,也不见脚蹬地,便像一只大鸟似的,箭似的冲下悬崖,消失在云雾中!

初夏的华山脚下,天气已经算是渐热了,山间虽然时有微风吹过,可是却穿不透密密麻麻的等待买票进山游玩的人群。

此时正值小长假期间,华山作为华夏闻名的名山之一,自然是游人如织。

游人排起的长龙或许可以称之为“肥龙”,队伍粗壮、接踵比肩,有人焦躁的扇着扇子,有的前后说笑,宛然一色凡尘众生姿态。

“千尺幢、百尺崖…”,如今所谓的登华山,也就是指人们眼所能见的那些山峰,就连众所周知的华山最高峰,相传古时“老君炼丹”之地的“南峰”,纵然也算险峻陡峭,但若比起余子丰容身百年的寂寥峰这样的人间“仙境”,却还是小巫见大巫。

“呀,别挤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