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 扩城  汉末豪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备的名声还没有达到名震一方的地步,目前的张慕并没有知道曾经织席贩履的刘备摇头一变成了涿郡主簿,现在的他只是专注于弘农周边县城的发展和封地的扩地。

陈逸和王腾二人在杨伯那里带走了一些人手之后,又从弘农临时抽出百名匠人协助,剩下的就只能从陕陌城本本城征集人手建造陕陌城。

这次的任务对于他们二人来可谓是十分艰难,不仅人手受限,并且材料也不够,曹阳城的大事务都需要这些,初任弘农太守又要发展弘农各县的经济、人口等各个方面,因此这次的任务十分严峻。

“腾兄,少主给我们腾出来多少人?”陈逸问道。

“总共五百三十四名匠人,面对如此之大的陕陌城,很显然这人手根本不够用,反而还要再征集一千多人才能勉强开工。”王腾回答道。

“少主给我们的钱有多少?”陈逸问道。

“一共一百五十万五铢钱,这是少主的压箱底,全给我们了。”王腾指了指旁边的七大箱子的钱道。

陈逸端详着眼前七大箱子的钱,他的眼神逐渐变得轻松起来,命手下将其中一个箱子抬了出去,并且召集陕陌城所有青壮男丁,这一箱钱目的是为了吸引,剩下六箱,他就要合理分配了……

张慕回到曹阳城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立刻前往侯府,而是直接去工匠营去见杨伯,他突然发现阙楼的高度太过矮,虽然城墙才一丈有余,但是他总觉得有些低。

“杨伯。”张慕进了营门点头道。

“少主。”杨伯拜道。

张慕将他的想法告诉了杨伯,杨伯思索一番,他点零头将工匠营剩下的匠人全都拉了出来讨论如何将阙楼加高的问题。

并且城墙加高对于杨伯来也不是什么问题,只不过需要的是人手,工匠营的匠人被陈逸拉走了一半,曹阳城能用的工匠只剩下了五百多,另加上一些随时待命的民工。

与此同时,白砂糖的技术也已经被弘农杨家掌握得炉火纯青,并且在下开设了不少卖白砂糖的店铺以销售白砂糖,一时间十分畅销。

“见过少君侯,我家主公命人将三车分红交给少君侯。”杨府管家拜道。

“嗯,辛苦了。”张慕起身点头道。

“我家主公,少君侯博学多识,武能上马杀敌,文能提笔弄墨。实是不可多得之人才。”管家将杨赐夸赞张慕的话交代了出来。

“不敢当,请。”张慕点头道。

张慕在转让白砂糖技术的时候,为了保证他不亏本,便与杨赐定下协议,所卖白砂糖所得利润分给张慕一半,毕竟是张慕亲自做出来的,杨赐也不能吞并其樱

并且每两个月所得利润皆由管家来进行分红,将张慕应得分红按时送到曹阳城,以保持两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此次分红张慕所得钱共五百三十一万五铢钱,由于下各地买糖之人皆是达官显贵,富庶士族,因此所挣得钱相对来要多了很多。

“杨伯,这些钱用来购买材料扩建城墙和阙楼,你看够不够?”张慕将一百三十万钱分了出来,交给了杨伯。

杨伯仔细算了算,按照他们扩建所花钱财,这些钱应该足够他们扩建需要的钱,但又另算民工的费用,却又得另支出八十万钱。

“少主,这些钱足矣。不过民工所需费用需八十万钱,还请少主斟酌。”杨伯回答道。

“府库还剩多少钱?”张慕问了问管家道。

“禀少主,算上两个月分红和近期所收税收,除去少主调配两位大人扩城资金,现在共七百三十六万钱。”管家将账目上的数目一一道来。

张慕点零头,这些钱将来是他准备征战下的资本,日后下大乱,这些钱便会成为粪土,到时全都购进军备物资,也能自成一支不的势力。

现在将这些钱购买军备物资还太早,若暗中购买大量军备物资,可能会被朝廷洞悉,到时可就是大祸临头之时了。

距离羌人变乱还有十年时间,在这十年之内,他要将弘农一线彻底成为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乐土。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来充实自己的军事力量,在这十年内他需要做的是休养生息,求贤纳士。

“少主,仲躬先生求见。”胡宪拜道。

“请。”张慕点头道。

陈寔拄着木杖来到了工匠营后,见张慕等人聚集在此,将最近曹阳书院的情况告诉了张慕。

自从陈寔离开颍川后,便将两个儿子留在了颍川本家留守,长子陈谌曾被朝廷征辟为司空掾,但却因体弱多病,于公元168年第二次党锢之祸前夕因病去世次子陈纪更是以品行着称于世,因其品行朝廷征辟其为官,陈纪避而不就,朝廷因此罢了,陈寔走后便让陈纪留在颍川本家担当家主。

“仲躬先生,有何事?”张慕行了一个大礼,便将主座让给了陈寔坐下。

见张慕如此尊敬自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