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惊雷起于无声息  风采无双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世人常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面对不和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或物时,谁也都是诸葛亮,能见微知著。唯能身处其中,却依然心如明镜的,才是真的智慧、修养!三公主显是没有这样的修养——曾经的指点江山、算无遗策,只是并未触及到她的心灵,而一旦触及,便成了现在的模样。

她已经彻底的慌了,一下子失去了理智,所有的智慧、聪明、果决也都丝毫不存。邵明杰古怪的看一眼鹤千秋,又看一眼三公主。

三公主是鹤千秋的师妹,也同样是仙家弟子。

但……

仙家不修心性的吗?

此时的三公主只是一个无助的女人,她的一双眸子里不再有智慧、冷漠,只剩下一种说不出的惶恐……或许这一点,连她自己都不曾察觉。鹤千秋看邵明杰,道:“邵公子!”三个字,未尽之意却是分明。邵明杰自然明白,便道:“你留在这里,这皇宫反倒更加危险……”

三公主本来应该一点就透,闻弦知雅意。但三公主却不明白,竟然问出了一个很傻很天真的问题:“为什么?”

邵明杰:“……”

这智商掉的有点儿快,都要没办法交流了。

但这个时候,却不是“羞与为伍”保持高冷,让人猜的时候。所以,邵明杰还是直说了——“攘外必先安内!”

这就是一个特殊到“宁杀错不放过”的时候。

三公主是怎么进来的?

还不是御史弹劾她有“二心”,而她的权势本身,亦让皇帝生出了猜忌吗?

宫外一乱,危及到皇权,怎么还有时间分辨呢?

一杯毒酒、一把火……是最好的手段。

……

“攘外必先安内……”三公主轻喃,身体内的力气像是被一下子抽空了一般。蒙面的丝巾一起一伏,勾勒出她急促的呼吸。她的心是乱的,所以呼吸也自然就乱了——人的精神、意志并非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是可以影响、控制现实的。而一个人的心灵的强大与否,便意味着一个人的强大与否。

她修真、练道,或许可以飞天遁地,但她并不强大。至少和邵明杰一比,她还差的太远。

此时最冷静的人无疑是邵明杰。

“谁?”

忽的,邵明杰刀引寒光,如电一般朝着一处掠去。那一处原本空空无物,却忽而显出一个人来,一个女人,身上穿着紧身的皮靠,脚上是一双及膝的长靴,小腿的内侧、外侧插着短刀、尖锥、长针等物,面饰面罩。刀,恰如其分的贴着她的咽喉,抵在颈部和面罩连在一起的皮质护颈上……护颈已经被刀的瞬间接触划开了口子,再稍往前一递,便足以要了她的性命。

女子不敢动,心似乎一下子都要跳出来了。委实是邵明杰的这一刀太过于吓人,也太过于神奇。

三公主也正看过来,忙道:“别,她是我的侍女……绿茵,情况如何?”

“公主,宫城外一切正常,只是……”

绿茵将宫城外的消息细细说来。

宫城外并没有因此生出乱子,在各路军马的维持下,很快就恢复了平静。这似乎是一个“好消息”……但实际上并不是:平安王的亲军参与了这一次维稳,并且在这一次维稳的过程中,杀伐果断,剿灭了很多的官宦人家,洗劫了许多的钱财。三公主皱眉,问:“他要做什么?”

平安王要做什么?平安王要做的当然就是“裹挟”——这是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犹如一城四门,围三缺一,于是选择就是“唯一”的。

那些一起“抄家”“发财”的武将,便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没有什么是比这个更加牢固的了。因为利益结合在一起的这群人,就是平安王的力量。而现在,这股力量就在蔓延……他们高举屠刀,将已经被分割、镇压的京城一小块、一小块的吃掉。将旧有的既得利益者连骨头带血吞下去。大大小小的官吏、商贾被连根拔起,满门尽屠杀,但在这一个过程中,那个“熙子”却很好的把握住了分寸——不对平民下手,甚至于还给平民散下了一些钱财。

于是,死去的人无声的死去,活着的人,却都感念着平安王的好。

看看平安王的军容,秋毫无犯。

还主动帮助平民灭火、送上一些钱财、米粮,简直是爱民如子。

杀人的事儿已经完了。

查抄的事儿还在继续。

其中查抄出来的物资在熙子的分配之下,三分之一归于公账,三分之一大家伙儿一起分了,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是雨露均沾……天亮之后,分发财物的工作还在进行,一些贪墨的,趁乱祸害平民、勒索、抢劫的士卒则是被押到了大街上,被一刀砍下了脑袋。

平安王并没有趁乱去针对皇宫。但现在,他已经是未冕之王——整个京城都已经处于被控制之下。

皇宫不可能有人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