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尚书省君臣问对  风采无双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养出的“野心”或会被现实击垮,但逼出的“变”则赌上了性命!杨熙子一句一句的历数,三公主叹一口气,问:“我,会回去修行。只是希望他能善待宫中人……”这已经是时下最好的结果了——没有赶尽杀绝,就已经是一种胸襟了,她还能奢求什么?

输,要输的起。这时候三公主在回想昨日,感觉自己竟然会有那么白痴的想法,真的天真。

杨熙子道:“大王并非刻薄寡恩之人。”

“邵公子有大才,你们也……”

“此前各为其主,邵押司人智计不凡,能力毋庸置疑。之前大王便有想法,想让邵押司人去嘉定县平叛……”

三公主不禁一笑,眼中透着一些讽刺……平叛?那叛乱是因何而起的?只是这些话却不会说出来。又对邵明杰道:“邵公子,我能帮你的,也就只有这些了。”杨熙子又拱手行礼,道:“公主多虑了……邵明杰,大王封你为三品监军事……这是任命!”

杨熙子从袖子里取出一卷帛书递过去。邵明杰接过书,便打开看了一下,里面三省印信皆备,是货真价实的任命。

“三品监军事”是一种临时性的事务任命,就和戏文里的“钦差大臣”差不多,是专注于领军的“钦差”。

邵明杰吸一口气,道:“臣,领命。”

“好,好,明杰随我来……”

在门下省的偏厅中,邵明杰见到了平安王。

他观察平安王,平安王也在观察他。

过了一阵,平安王才开口,说道:“明杰,嘉定县之乱,你欲如何平定?”

这,是问策。

邵明杰平静道:“臣对嘉定县情况并无了解,故无成策。”

平安王挑眉,道:“方向总该是有的!”

邵明杰道:“这要看大王的方向!”

“哦?”

“是要士绅,还是要庶民。”

“若寡人都要呢?”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那便看谁能给寡人带来更大的好处……”

“臣明白了……”

“你明白了什么?”

“此时大王要庶民安稳,此后大王要士绅安抚。”

“不错!”

邵明杰沉吟,过了一会儿,才道:“独木难支,独人难活。故人才成群,所求者平安、温饱、无忧也。何以使人忧?不能饱食、无有存粮,朝不保夕,故而患得患失,邪教方才有了土壤。何以乱?同是穷困……再便是教化了,人若无勇,行必委蛇,鬼魅自生。大王,若一人杀死仇寇,且证据确凿,官府律例当如何处之?有人骑马来京城,有人坐车来京城,有人走路来京城,与之相比,又有何不同?”

平安王“哈哈”一笑,说:“朝廷就是垄断天下的马车行,所有人来京也好,去往别处也好,骑马走路皆犯禁,只能坐我车马!”

邵明杰道:“这便是乱的源头了。”

“细言之……”

“天道无私。岂不闻‘天若有情天亦老’?能够永恒存在的,必然是无私的。大王欲天下人皆乘车马,不许私行,岂非是天道之中的私?私,是人之欲,人都希望过得更好,获得的更多,这永远不会满足!”

“的确是这个道理。”平安王点头,“所以才会有君、臣。”

“上古时,私少,所以王朝长久,少有乱生。后来,私就一点点的多了。一朝比一朝多,所以也就越来越短……这就譬如是一所房子,其中一扇窗户上的窗纸破了一个洞,然后不需要多长时间,窗户就会被人全部戳烂。而若是窗户本无洞,却会好很多……”

“所以,这是一种‘权衡’吗?就是要在权势的把控上和统治的长度上做出衡量。要长一点,就要放弃一些私欲,要多一些私欲,就要放弃一些长度……”

邵明杰道:“这便是天道。”

平安王问:“那先生何以教我?”

他改口称邵明杰为“先生”,原本的“寡人”也变成了“我”……邵明杰的才,配得上这样的尊重。而邵明杰的才,也足以让平安王忽略他的年纪。

邵明杰说道:“行天之道,顺天应人,大王自然无往不利。无私无我,大王便不再是一人,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子’!”

“天子”的意思并不是“天的儿子”——“天子”的“子”和老子、孔子、墨子的“子”是一样的,是指的某一领域的领头人、代表人。所谓“天子”,便是一个大的人类聚居的群落的领头人,代表了万民意志的人——而“天”,便是人类聚居成群所要追求的那种理想!

是平安、是温饱、是无忧无虑。

这便是天道。

平安王想了好一会儿,才说:“我明白了……先生,我现在不想要庶民,也不想要士绅,我就想要天道,要做天子。”

邵明杰道:“臣竭力而为!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