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需要一千能够打造铠甲的工匠,一千木匠,以及一些制造金银首饰的工匠,这应该就差不多了。”
“行,你写个条呈,我尽快就给你调来,你也早做准备吧。”荀攸点头答应说道。
“对了,李太守,我看这渔阳郡发展的这么好,税肯定也不少收吧?为何我看账册,渔阳去年只有一千万税钱和一百八十万斤粮?”
“回大人,幽州每郡税赋都有定数,而且朝廷答应给渔阳郡减税五年,我都是按照朝廷的规定上税的。”
李白解释说道:“而且我收的所有税赋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修桥铺路,发展水利以及农垦,还有办学等等,一应花销都有账册可查,我可并没有贪墨任何一铢钱啊。”
“你想多了,我并没有说你贪墨钱财,我只是问问而已,你把渔阳郡发展的这么好,有功无过。”荀攸安慰了李白一句。
虽然荀攸这么说,但是第二天,他还是让李白把渔阳的收支账册拿给他过目。
当荀攸看到渔阳郡去年一年的各种税收竟有六亿七千万钱粮(折合六十七万贯)之巨时,顿时惊的瞠目结舌。
随后,他仔细看了一遍账册数目,他发现这些钱李白还真是一分钱都没有贪墨,全都用到了当地的建设上面。
修城墙,修马路,修水利,建学校等等等等。
不过账册上支出的现钱很少。大都是用粮食布匹等作为工钱支出,这样的情况下,有时候还真不好估量这些账册记录的真正价值。
其实在汉朝税赋大多数都是用粮食布匹等物资交税,铜钱倒是很少,主要是朝廷的铸钱数量不够用。
市面上的钱币太少都已经制约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渔阳郡也在考虑着要不要自己铸钱。
张青峰更是考虑着要发行纸币,因为相比起笨重的铜钱,纸币对经济的发展更加有利。
“李太守,渔阳郡交的税太少了,我认为渔阳每年的税要上交三亿五千万钱。”荀攸看完账册后,叫来李白说道。
“什么?这么多?”
听到荀彧的话,李白顿时吃了一惊,立马争辩说道:“大人,您这是杀鸡取卵,如果渔阳交这么多钱的话,渔阳就没办法发展了,而且朝廷对渔阳有五年的免税,您这个要求恕我不能答应……”
PS:感谢“月下红装”书友的五百起点币打赏。
另外,感谢大家每天都给我投推荐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