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多骑兵拦截三千骑兵,三倍多的兵力,当当从数据上看,鲜卑骑兵就完全碾压幽州骑兵。
幽州骑兵的速度很快,但是一时间想要进城支援,却不是拿着容易的。
而且,进城了骑兵的优势也就没有了,所以三千幽州骑兵支援也要只是攻击城外准备进城的敌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快,一万鲜卑骑兵就与三千幽州骑兵对上了。
“兄弟们,让鲜卑人尝尝咱们的厉害。”骑兵首领车震武大喝一声,然后命令喊道:“全军听令,墙式冲锋。”
“全军听令,墙式冲锋。”
“全军听令,墙式冲锋。”
随着骑兵首领车震武一声令下,很快,三千骑兵就快速的排成了一堵严密的墙。
密密麻麻的骑兵阵型,更是让整个骑兵队伍的好似瞬间弱小了好几倍。
墙式冲锋,是骑兵战术发展到最巅峰时期的战术,是文明国家对野蛮国家的骑兵反击。
这种骑兵战术对骑术的要求非常低,只要稍加训练就能成军。
历史上,用墙式战术的骑兵,总是能打的用火器部队的骑兵溃不成军。
17世纪欧洲,发展出一种极为高大上的骑兵,每个骑兵都配有两三只短冲,事先装好弹药,遇到敌人骑兵冲上去就是一顿齐射,往往一瞬间就能打的敌人伤亡惨重乃至崩溃。
然而这种骑兵在面对墙式冲锋骑兵阵型时,却往往被打的落花流水。
这种战术的出现,让欧洲各国也不得不放弃火枪骑兵这种高大上的兵种,最后也学起了看似落后的墙式冲锋。
墙式冲锋战术之所以在历史上不出名,主要还是和板甲的待遇一样,赶上了火器的快速发展时代,最终被越来越先进的火器淘汰出局。
传统骑兵队形松散,面对密集的墙式冲锋骑兵时,骑术精湛的骑士却要一个人同时面对三四个骑兵。
战斗中,骑术再精湛的骑兵也只能憋屈的被围殴而死他们甚至很难造成墙式冲锋骑兵的伤亡。
传统骑兵战术的精髓在于骑术精湛,一击脱离。
而面对墙式冲锋骑兵时,传统骑兵根本无法脱离,因为敌人太密集了,没有穿梭空间。
他们撞上墙式冲锋骑兵时,就像是撞到一堵墙一样,想要脱离除非远远的就折返逃跑,要是动作慢了被追上就是死。
对付墙式冲锋的最好办法,就是同样用墙式冲锋,这样双方的伤亡都差不多。
就是蒙古人的最强战术曼古歹战术,在遇到墙式冲锋时,也会被打的落花流水。
因为曼古歹战术骑兵负担非常大,好几个箭壶加上羽箭就是几十斤,投射骑兵还需要配备皮甲近战武器等等,负重非常大。
而且,在马上射箭非常困难,即便是后世骑兵三宝大面积普及的时代,能够使用曼古歹战术的骑兵也是百里挑一。
很多骑兵虽然能够骑马射箭,但能保持马速又能射箭的人却非常少。
在马上射箭,因为马头阻挡,是无法往前方射箭的,这就是曼古歹战术的狡猾之处。
但是无论往什么方向射箭,都必须降低马速,这会使得墙式冲锋的骑兵很容易就追上来砍个痛快。
曼古歹战术之所以能够对欧洲骑兵形成碾压,主要还是因为欧洲当时都是重骑兵,速度不快。
而墙式冲锋骑兵则不然,除了马鞍之外,只需要一把马刀就行。
幽州骑兵的骑术肯定是比不上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鲜卑人的,所以张青峰就把墙式骑兵战术叫给了他的学生。
现在,正是这种骑兵战术第一次真正的运用在战场上。
三千幽州骑兵结成密集阵型后,在原地等待着,等上万鲜卑骑兵距离他们不到千米时,这才加速朝对方迎了过去。
从天空中看,上万鲜卑骑兵乌压压的一大片,几乎是幽州骑兵的几十倍大小。
而幽州骑兵,看起来则只是长方形的一团灰色,因为太密集,从天空中看,不注意还看不出来这是三千骑兵。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三千骑兵也开始加速,就像是一道巨浪一般,朝鲜卑骑兵席卷了过去。
没过多久,双方骑兵就撞在了一起。
一般情况下,当双方骑兵对冲时,双方都会与敌军交错而过,运气好的杀死敌人存活性命,运气不好的被敌人杀死。
然而,当鲜卑骑兵遇上三千幽州骑兵时,却好似海浪遇到了礁石一般,任无数鲜卑骑兵不断冲击,三千幽州骑兵都是岿然不动。
并且随着幽州骑兵不断进攻,整个鲜卑骑兵阵型都好似要被击穿一样。
“杀!”
“杀!”
“杀!”
幽州骑兵,无数人一边呐喊着,一边朝敌人挥动马刀。
他们有骑兵三宝,在马术上不弱于鲜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