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钟繇的到来  三国之博弈天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置的事情,交给了自己手下的各为大将。

司马懿和司马朗两兄弟也暂时被安排进了官府的房间之中进行休息。

至于那一点悲愤默不作声的徐晃,陈仪稍微的思考了一下,最终命令自己手下的将士将他送到天牢之中。

虽然徐晃在历史之上有着响当当的名声,只不过如见他不愿意投降自己,自己也不好把他放出来。

要是对方偷偷的逃跑了,自己可就是损失非常惨重,他要是投靠到别人的视力中,将成为自己势力一个非常大的威胁。

陈仪再没有确切的把握,能够让对方真心实意的投降时,绝对不会用所谓的欲擒故纵来对付徐晃。

府邸中张既作为如今管理政治的第一人,已经将太原治理的井井有条,在陈仪带着手下的军队征讨白波军时,张既靠着自己的本事,将部分流亡的百姓迁移到太原。

并且将官府之中闲置的土地分给这些流亡的百姓,让这些流亡的百姓能够有安身立命之地。

也正是这样的举动,并州附近流亡的百姓纷纷涌入太原,而太原城的土地也算是足够导致的,最终的结果是太原城的人口不断的暴涨,如今的太原城的人口也从基本上的八万多人上涨到了差不多十万多人。

古代人口城市非常的少,一个城市的人口如果能够破到十万的话,已经算是非常大的城市,至于百万,那已经是非常大的超级城市了。

而且如今的汉末可谓是群雄争霸,战争不断,外加瘟疫横行,土地兼并严重,以至于如今的人口数量剧减。

可以说汉末的人口将近差不多三千多万人,而到了西晋时期,人口剧减到了只有将近千万的人。

可以说这个时候一个城市有十万的人口,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当然陈仪觉得自己弱势继续实行这样的制度,太原城的人口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首先一方面土地得到了开发,人们都有了吃饱饭的能力,有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养活更多的人。

而如今的太原城的制度也非常的领先,必然会吸引许许多多的留名进入太原城,到时候人口将会引起剧烈的增长。

有了这两点因素,太原成的未来,将近十年之中将会人口俱增,陈仪觉得十年以后太原城的人口应该会达到三十万或者更多。

当然这些对于乱世争霸非常的有用,说实话乱世争霸就是一群诸侯在争人口争地盘。

人口这方面可以说是非常的重要,毕竟一个人口的基数的数量决定着这国家能够征收多少的税收,能够征多少的兵。

就是因为曹操占领着北方,拥有着许多的人口,所以他的军队是整个三国势力中最强大的一个,以至于三个战场外加对付北面的异族,他都有足够的军队来进攻防守。

可以说三国时期魏国的边防线是最长的,而蜀汉与东吴的边防线虽然也长,但是两方到最后的时期都是结为同盟,所以他们的边防线也只是北面对付曹魏的边防。

蜀汉只要守卫在汉中一地,靠着极其险峻的地势抵抗曹魏,而东吴则是守在长江沿岸,靠着长江的便利防卫曹魏。

但是就算两方的边防线如此之短,却也能被曹魏轻而易举的面对。

就是因为曹魏的人口数量多,有着足够多的士兵。

如果东吴蜀汉两地的人口数量和北方的人口数量一模一样的话,那最后胜利可就不是曹魏了。

而历史上的诸侯也认识到了人口的重要性,像赤壁之战之前被曹操打败的刘备,就算逃亡到南方,也要将自己城中的百姓带走。

而曹操和刘备后来在汉中打仗,曹操看着现在根本打败不了刘备,只能将汉中之地拱手让给刘备,曹操也把整个汉中的所有平民百姓全部迁移到了关中,只给刘备留下了一个空空如也汉中外壳。

当然你平民百姓的数量少,你征兵也可以征的多,历史上的诸葛亮就是这样的,巴蜀之地的百姓的数量远远比不上北方,而诸葛亮为了北伐也必须要许多的士兵。

于是出现了三养一,四养一的局面。

所谓的三养一或者是四养一,就是三个百姓或者是三个百姓养一名士兵,当然这样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

也正是因为诸葛亮热衷于北伐,用着这样的征兵制度导致益州从一个天府之国富庶之地,渐渐的衰败下来。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或许靠着他政治手段可以平衡百姓和朝廷的关系,不过等到诸葛亮完全去世以后,地方的矛盾就完全爆发了。

诸葛亮死后,巴蜀之地,平民百姓起义的数量非常之多,这无非和诸葛亮施行的征兵养兵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作为蜀汉君王的刘禅,以及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费祎也认识到了这点,在诸葛亮死后的十几年内,基本上是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根本没有精力去管北方的曹魏。

直到蒋琬费祎去世或者意外死亡,诸葛亮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