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元宵诗会和‘呦’型管道【一】  大明祥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元宵诗会和‘呦’型管道【一】

父母等人离开后,解淳又继续抄书生涯,有一天忽然接到刘习招他到刘家村蒙学,原来新任知县陶润陶伯玉,是江南会稽人氏,是成化年间的三甲进士,生性喜欢诗词歌赋华美文章,又极其喜爱书法字帖,今年是他上任后的第一个元宵佳节,本地富商士绅准备在县城外秦王台举办元宵诗会。

刘习是宜川县禀膳生,也是宜川县城有名的大儒,自然收到了邀请参加元宵诗会的请帖,他第一个年头便是邀请解淳参加,想带他见识见识,别老闷在家中读书,其实刘习想叫解淳在知县陶润面前露下脸,为接下来的县试做准备。县、府试可不像院试和乡试那么正规严正,不弥封、不誉录,都是看明卷原卷,其中有很大的操作性。

刘习知道以解淳的真实才学,写作出一首正规正矩的诗作易如反掌,就把解淳叫来准备带他去参加元宵诗会,打算在参加县试前,早早给知县大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增加些对解淳的好感。

弘治元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宜川县城分外热闹,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解淳跟随着刘习离开宜川县城,向县城东面的秦王台走去,对于秦王台的由来,传说是隋唐时期,秦王李世民曾在此处住过兵马,到底真相如何只待考证。

解淳随刘习来到秦王台一看,顿时惊愣住了,声名远扬的秦王台,竟然是一处高于平地五六米的土台子,很长很宽极其荒败,解淳向刘习打听到有近五百亩土地,上面几乎不能种植任何农作物,就是因为周围没有水源,无法进行灌溉,向下打井又遭遇坚硬的石头打不下去,只好一直遭人嫌弃荒废不用,成为历任宜川县令的心头大患。

这时在秦王台已经清理出有近五亩的土地,孤零零的用布幔四周圈成为帐帷,里面摆放着一些矮几,矮几后摆放着矮长凳,类似于今世的课桌椅,但比课桌椅矮了许多,里面还摆放着许多炭盆,里面木炭在熊熊燃烧着分外暖和。

帐帷内还点着许多蜡烛,灯光摇迤通明亮堂,已经有一些士子打扮的书生,坐在那里欢颜笑语相谈甚欢,刘习带着解淳在入口处交上请帖,被小厮热情迎接进去,毕竟刘习在宜川县也是名人大儒,刚一进去就被老友们请到里面,把解淳孤零零扔到原地无人理会。

解淳此时年纪太小了,新年刚过在明时算十三岁,用现代周岁算法刚满十一周岁,还是一个大孩子,负责招待的人以为他是刘习的小厮,根本对他不予理睬,若不是看在刘习的面子上,早早把他轰了出去。

无奈之下解淳只好慢慢踱到那些士子打扮的书生附近,随便找到一个位子坐了下来,他刚刚坐下,就听到有人用倨傲的语气呵斥他:‘‘哎,小屁孩,这是给士子文人坐的地方,一会儿在此处作诗写文章,你一个乳臭味干的小屁孩,胆敢坐在这里干什么?’’

解淳抬头一看,是一个圆滚滚的大胖子,年纪也不大,大约有十六七岁,长得相貌还行,也就是一般人才,他随口回应道:‘‘这里不是元宵诗会吗?又没说论年纪大小入场,若说年纪大的能坐在此处的话,外面的大石头有几万岁了,让它进来它会作诗写文章吗?’’

那胖子勃然大怒,用手指着解淳脸色铁青,他大步走到解淳身前,高声威胁道:‘‘就是年纪大的才能进来,年纪小的就给我滚出去,小子是不是不服气,本少爷这就让人把你丢出去,让你丢人现眼。’’

解淳还没有来得及回话,胖子的身后传来一声冷哼,一个解淳熟识的声音传来:‘‘姓赵的死胖子,你在说谁年纪小,再敢乱说话,我就让人把你请出去。’’

解淳回头仔细一看,惊喜的叫道:‘‘原来是陶兄来了,好久不见陶兄一向可好,幸会、幸会。’’

陶纨也拱手行礼:‘‘幸会、幸会,没想到解兄竟先到了,请坐、请坐。’’他一边和解淳客套,一边厉声对胖子追问:‘‘赵胖子,你给句痛快话,是你走还是我和解兄走?’’

赵胖子好像认识陶纨,看样子对他有些忌惮,当即口中干笑着赔罪:‘‘嘿、嘿,都怨我脾气暴躁,得罪了陶公子的朋友,得罪、得罪,请多多谅解。’’说完就匆匆离开,远远地还听到他不停的嘟囔:‘‘臭小子等着瞧,、、、、本少爷惹不起还躲不起。’’

陶纨厌恶的望了赵胖子一眼,看到对面惊愕的解淳,就出口向他解释:‘‘这个胖子就是个混蛋,依仗着他的父亲有些权利,一向欺男霸女,前不久他正在欺辱一个女孩时,被我教训了一番。啊,解兄不必气沮,我也是倚仗祖辈的荣光力压住他,不算什么本事。’’

解淳望了望陶纨,倒是对他的坦承有几分好感,就和陶纨闲聊起来,不久后他发现陶纨对制艺文章不感兴趣,反而对琴棋书画极为痴迷,再就是喜欢一些神仙志异的话本小说,对这些对于解淳来说烂掉牙的故事极感兴趣,便投其所好与她闲聊起来,果然不出解淳所料,二人越聊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