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报捷与定亲【一】  大明祥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段时光,想来多读一天书,到考试时岂不多加一份助力?如此这事就这样吧。老夫听说子厚写过一篇【大明少年说】的文章,写得极为精彩老夫甚爱之,老夫上次阅读过子厚的试卷,对子厚的书法也极为爱之,子厚可否书写下来,将此文赠送与老夫收藏?’’

‘‘长辈有命学生岂会违背之,待学生写来,请长者指教点化。’’解淳自然满口答应下来,挥墨一笔而就,‘唰、唰、唰’毛笔所过之处,不过一会儿,解淳就以最好的状态,将【大明少年说】一文一口气书写完,并在最后加上小跋‘大明弘治元年夏,与王公讳松相谈于延安府衙,淳文笔丑陋进献此文与王公。’并且从怀中取出印鉴盖上。

解淳又取过一张大纸,迅速地挥笔泼墨,很快一位身穿四品官袍的老者跃然纸上,他正在和霭可亲的教导着,一位身穿生员服的年幼书生,老者自然是延安知府王松,书生正是解淳本人,和当下二人之前的教导指点形态差不多。

王松随着画上的人画得越来越完整,不由得仔细观瞧,很快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发现解淳的画法明显不是当下的写意画法,而是极似花鸟写实的画法,两个人物相貌栩栩如生,和他们本人相比较,竟然可以说一丝不错,王松惊讶的发现画中的自己,比铜镜中的自己还要真实许多。

解淳在画的一边题上‘王公教导图’,下面盖上自己的印鉴,王松吃惊地问道:‘‘子厚,你难道学文之外,对琴棋书画也精通吗?看你的画法另辟蹊径,看来也已经至大成之境。看子厚小小年纪,若不是亲眼所见,老朽是万万不会相信,这是你的亲笔所画?子厚到底师从何人门下?松甚佩服子厚的恩师,可惜已无缘拜见。’’

解淳有些羞臊和愤恨的回答:‘‘都是淳当年年幼无知,恩师教养我多年,却不知道问问恩师的姓名,一直到如今没有一点线索,淳实不为人子矣。’’他又腼腆的回应王松的问话:‘‘王公太过夸奖淳,琴棋书画淳也稍有心得,只不过是略懂略懂而已。’’

两个人又对琴棋书画之道交谈许久,解淳见天色不早,便告别恋恋不舍的王松回住处去了,王松拿着书和画又是一番仔细观看,良久之后才长长叹息一声:‘‘天生解子厚此等佳儿,以后我王松必借此子名扬大明天下矣。’’

王松此言不差,等以后解淳名扬天下时,王松已经病逝,他的后人从其遗物中整理出此书和画,公开传与众人观看,众人无不为之惊叹,称王松为‘王伯乐’,自此以后大明学子多临摹此画法,后遂独成一画派,被称为大明写实画派。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