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解氏族规出,子弟需谨守【二】  大明祥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解氏族规出,子弟需谨守【二】

解淳此时也停止住哭泣,站起身来回不停地走动,思索着解决问题之道,这种奢侈浪费的习惯,在后世也没有断绝,哪里有解决此事的好办法?一时半会之间如何能想出极好方法,他越想越急躁,越急越想不出办法,直急得解淳不停地在房间内来回转悠。

解三看见儿子着急的样子十分心疼,便带着气恨声说道:‘‘有什么好办法?依我看把小豚他们关起来,再饿上几顿不给他们饭吃,到时候你再看他们,光吃白米饭都觉得比什么东西都好吃,以前挨饿的时候,想吃个窝头还吃不上呢?更不用提浪费白米饭?’’

正来回急躁走动的解淳,听了父亲赌气的话后思路大开,立刻就想出一个办法来,他抱起还在抽泣不止的小豚,走到祖父面前问道:‘‘爷爷,现在弟弟们渐渐长大,也都开识读书识字,没有个大名,都互相称呼小名,实在是不像样子,也让其他人笑话我解家,我想给小豚起个大名,不知道祖父可应允否?’’

对于解淳的这个建议,解老爷子当然没有异议,以前解家没有读书人,又舍不得花钱找人给子孙们取名字,只得按排行依次取名,这在解六进入吏道时,便招人诟病取笑,只是解六的名字已经写入黄册中,一时半会也改不回来。

看到祖父和众位伯叔都表示同意,解淳便抚摸着小豚的头顶,温柔和气的对他叮嘱道:‘‘从今天起小豚便叫做解惜,就是变相地提醒你,当怜惜粮食来得不容易。你要牢记要爱惜每一粒粮食,勤俭节约光荣,懒惰浪费可耻。当记住我等祖上皆是农人出身,每天在田地间奔波忙碌,才养活我等长大成人,记住,当爱惜每一粒粮食。’’

解淳转过身面对家中长辈们说道:‘‘我想元宵节后族学开始上课,族学学子们每在学堂学习六天,便在田间劳动一天,由父辈们带着他们去田间劳动,无论是田间播种、除草、打药、收获等时节,父辈们当狠下心来,不能娇惯着他们,得让他们知道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至少要知道田间劳动的一系列流程,要知道经过了多少辛勤劳动,才能收获到粮食,我也会向陶知县提出建议,把此事推行到整个全县蒙学。不能光教导出一群只知道吟诵‘之乎者也’的书呆子,要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春耕时我带头去地里劳作,弟弟们不管是谁,都一律跟随劳作,那些表兄弟们也要跟去,不能让他们忘记了自己祖上是农人出身,将来出仕为官吏时,只知道害民残民,收取赃款贿赂,要知道法律无边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解淳说完后,狠狠地瞪了解六一眼,之后便不再说话,静待祖父和众长辈的安排,解老爷子又将解六夫妇狠狠训斥一番,让解淳把他刚才所说的话记录下来,说是要立为解氏族规,解家后代要世代相传,让解淳考虑好后,再写出来交予长辈们商议定夺。

解淳回到自己的住处,如今他一个人居住在新居里,石勇已经回家过年还未赶回来,解六一脸羞愧的来到解淳面前,从怀中掏出二两银票放在桌子上,神色有些讪讪的说道:‘‘淳儿,六叔给你丢脸了,都是六叔的错。’’

解淳将二两银票收入怀中,神色淡淡的回应道:‘‘六叔不必担心害怕,诚表哥早已经还回那人二两银子,六叔可知道,若不是张诚表兄是户房司吏,六叔已经被人揭发落职回家,到时候名誉尽毁,纵有万贯家产又如何?那些小吏能放过落职的你,赵胜之祸便是六叔的前车之鉴,六叔当引以为祸患的前例。’’

解淳看见解六已经露出反悔之意,毕竟是自己的长辈,也要多少给他留点面子,便错开话题不再责备解六:‘‘六叔,你知道杀死张大的儿子之人是去干什么吗?是要去刺杀秦典吏,秦典吏不肯向赵胜低头,与他同流合污,又无意间掌握赵胜贪污的证据,赵胜为了除去心腹后患,竟敢派人去刺杀朝廷吏员。赵胜的儿子敢收取脏钱,答应帮人县试过关,赵胜竟然对此事一无所知,若不是赵胜之子惹的事太大,赵胜家也不会被抄家,他儿子只不过收取几百两银子,从赵胜家中光银子就抄出几千两,还不算房屋田地店铺等财产。’’

他看着震惊的六叔,有点恨铁不成钢的继续说道:‘‘赵胜临死前感叹他生有一个‘好’儿子,可见对其有多么失望,赵胜也不想想,他的儿子从小见他收钱与人办事,长大后依葫芦画瓢,跟着父亲照学无误啊。何况现在解家根基甚浅,若是你我二人倒下,解家的下场比赵胜家还要更惨,可以说是永无翻身的结局,到时你我可都是解氏一族的罪人,如何有脸面去见解家的列祖列宗?’’

解六此时已经吓得面如土色,若是因为自己的贪污收取贿赂,连累了解淳的功名之路,解家可就算真的全完了,刚起色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还,将来的日子想必会更加困苦不堪,他连声发誓保证以后绝不再贪心收人钱财,希望解淳不要向解老爷子提起此事,自己以后绝对改正不再重犯。解六走后解淳满脸疲惫不堪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