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百二十九、学会与学刊  潮声月影谁与归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九章、学会与学刊

丁默亚与查良仁,差不多是前后脚地回到沪上的;都是出去好长时间了,回到既熟悉、又有几分陌生的沪上;站在繁华的虬江码头,多少有些感慨。

沪上变化太大了,要不是黄浦江的航道变化不大,都快让人认不出,自己离开时的沪上街景了;这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日新月异吧。

大夏外事部最近人事变动比较大;他们一是回来述职,二是走动走动,跟新岗位新人,混个脸熟,以后好衔接各项工作。嗯,也顺带着给顾芗斋仁兄,荣升市长道个喜,喝杯升迁酒。当初,陆耕浓打着杨孟晗的名义,招揽了不少人;现在走出去不少,在各处担任要职的也不少。

大夏国内,都有外事系的说道了;说得就是杨孟晗一帮同年,在大夏,大家相互走动的比较勤,比较抱团;这帮人遥尊杨孟晗为首,实际上以陆耕浓、顾芗斋为核心,人数不少,都是一水的举人,在大夏都算高级知识分子,影响力还不小呐。嗯,大夏也不搞科举,偶尔来个进士,比大熊猫还珍贵;举人已经很牛很牛了。嗯,读新学的不算,他们现在还都是奶娃子呐。

实际上,丁默亚与查良仁这两位心中,最羡慕的是汪百龄;原来都是平起平坐的、一个锅里捞马勺的生意场上的好兄弟好基友;就是人家见机快,瞅准机会,早早就下手了;一步领先,处处领先;现在是堂堂的启德市市长不说,人家在杨凤鸣总督的心目中,份量还很重;将来更是前途无量啊,我等拍马也赶不上啊。

顺带着,汪家在大夏、在澳洲的生意,也是风生水起。

嗯,当然我们也沾光了,新东方洋行一年一个台阶,汪家也是功不可没的,使得力气也不小;我等跟着后面分好处的成分,更多一些。

陆耕浓在码头接到两位公使,直接把他们拉到了听雨轩一间豪华包房;杨孟曦领着一干新东方洋行的大班,已经等候多时了;嗯,顾芗斋也在,他今天还是以外事局主事的身份,给二位在外面长期奔波的一线人员接风来了。

嗯,差不多是最后一次用这个身份了,这两天就要交接了;市长的任命书,已经下来了,过几天摆几桌,之后就要结束假期,新官上任了。

不管怎么讲,好久不见,先接风洗尘,畅叙一下友情,相互灌个七七八八,晕晕乎乎;然后回家好好休息。嗯,等歇过来了,再找时间跟杨幼鸣喝茶说正事;回来一趟不容易,先放松放松再说,也不用那么赶时间。

丁守存丁心斋老先生到任后,倒没着急马上动手;先是和龚逸夫、丁淑原、李善兰李竟芳几个人,好好聊了几次,听取他们几个同行的建议。

又花了不短的时间,在各个小学、中学,以及初具模样的几所高校,仔细地转了好多天;进行了专门的调研。

李善兰李竟芳本就以数学见长,兼修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所以这几年,师范大学可不仅仅是培养教师;尤其是和翁家合作的桑蚕研究所、以及附带的丝绸学系,和利名洋行之敏体尼设计公司合作的土木工程系,已经很有样子了;成绩优异的学员,已经能够出山,独当一面了。

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将来,师范大学,也会是一所人文荟萃、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军事医学院虽然科研研发能力,不及启德大学梓归堂医学院;但对临床医生的培养速度,一点不差。

而芸娘的观澜女子大学,在妇儿医学、经济学、艺术学、服装设计学等等方面,肯定是亚洲最好的了,有的学科,比起西方同行来,也毫不逊色。

军事工程学院,在龚逸夫、丁淑原的努力下,发展也很快;虽然还需要犹太人帮忙,当学科带头人;但只要第一手全钢蒸汽铁甲舰如期下水;中国船舶制造技术,也可以挤进世界前几位的先进行列了;尽管纯粹自身行业规模还比较小,技术队伍还比较单薄;但毕竟实现了零的突破。

一切的一切,从零到一,是最难的;而从一到多,那就假以时日,后面慢慢积累就是了。技术进步,永无止境;是一代接力一代,永不停息的马拉松。

丁守存做学问,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兴趣也很驳杂;最拿手的,是化学方面。这个学科,是沪上其他各位,最薄弱的一块;将来很自然而然,是未来理工大学打响名气的拳头学科。

本来赴任之前,丁守存还自信满满,有点舍我其谁的架势;等一圈转下来,发现不完全是那么回事;自己来了,当然是添砖加瓦,一如安卿公所说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但就是自己不来,再过几年,理工大学,杨孟晗照样可以弄起来;到那时,国内西学理论第一的名头,恐怕要乖乖让给别人了。

几个大学,各家都在重点发展自己的优势专业;未来的理工大学,怎么定位,真是一个问题了;不然,顶着这么大一个帽子,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走,变成一个二流的跟班小弟。

那就太没面子了,肯定不行。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