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百八十六、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山东  潮声月影谁与归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六章、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山东

山东全省,几年来,本身就已经困顿不堪加上人祸不断、兵灾年年,老百姓日子已经没法过下去了。

嗯,还有几个月,又有一场延续数十年的弥天大灾难,在等着上门呐。

杨孟晗想着,有点坐不住了。不能只顾着两江了,北面中原,也必须适当关注了。

之前,为了给何丛山一点教训,导演的粮价飞涨实际上北方汉人老百姓也躺枪了。现在朝庭也变相开口子了,那就算了吧,“米骚动”该结束了还是回到“粮食运进去、人口运出来”的策略上来。山东也是人口大省,而且是清朝后期,日子过得最穷苦、最煎熬的省份齐鲁大地,自古以来,也没这么苦过、这么穷过。

也不能只盯着皖北、苏北救灾了,山东的灾情,也必须重点关注了。

方子詹:嗯,幼鸣,山东的团练,办得很不成功主要是士绅人家,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不是他们不愿保境安民,而是实在有心无力了。就是大户人家,挤吧挤吧,还能拿出一些银两可是谁也拿不出粮食啊,买也买不到。现在山东,很多团练都是以一家一寨一姓为主,结寨自保看家护院都是家族内部免费义务的靠他们出门打仗,参与剿匪,也是不行的。嗯,也没有人出得起这个出征粮饷呀。

是的,团练为什么南方能办得起来,北方就没起太多浪花这也与民间富裕程度有关,我大清中晚期,北方一片愁苦,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养一支军队,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后世,也每每有人指责曾家湘军,军纪不好,有时跟土匪一样事可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两难的事情啊。

杨孟晗叹口气:唉,子詹兄,照你说的,山东目前这么乱糟糟的情况我们就是有心想帮他们,都一时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找谁来操办这事唉?

何卓人在边上听着,噗嗤一声乐了:莫想到啊,江湖人称智计无双杨幼鸣,也有没招的时候啊。呵呵

杨孟晗摸摸鼻子,特么的,以前是开挂的汕现在,好多情况都变得面目全非了,只能现想辙了那可能若孔明先生一般,鹅毛扇一摇,主意就来了。

何卓人:幼鸣,其实,眼面前,现成的,就有一人让他给你说道说道,推荐推荐人选就好呐否则,我们对山东情况,肯定是两眼一抹黑的汕。

谁呀,痛快说呗,说一半留一半的,什么毛病这是?

何卓人还在美不滋地卖弄呐,方子詹却抢先开口说话了。

方子詹:呵呵,就是丁心斋老先生嘛,他当初不就是随着兵部尚书孙瑞珍大人,回乡办团练的呀他是山东地头蛇嘛,不管怎么讲,他对情况应该知道不少呀问问他,大致情况应该就知道了呀如果他能给出出主意,推荐几个人手,后面该怎么下手,这也就好办许多了呀。

实际上山东团练,起步比两江、两湖的团练,一点也不晚其中还有山东济宁望族孙半城孙家为主导,领衔的士绅群体,一开始底子,也不比南面的差哪去。

可是山东团练,就是好多没走上正途。后来慢慢演化成民团,据地自守,一个个都是小苗沛霖,在乡里田间,做起了草头王。发匪、捻匪来了,跟着官兵打土匪。官兵来了,要粮要税又回过头去跟捻子们哥俩好,一起抽冷子,给鞑子、绿营来一下狠的。

嗯,恐怕也与孙家两个话事人孙瑞珍、孙毓桂叔侄,先后生病,无力主持大局,过早隐退有关。

不然,跟着孙家混的丁心斋老先生,就不会因为看不到未来,才听从老父亲的召唤,来沪上混饭吃了。

不过,确实也是,在山东,从民间筹饷,也确实是一件难事情连抽厘金都收不了几个大子。缺粮少穿,产业凋零,是此时山东的普遍现象不从外部输入资源,仅仅靠当地民间自筹,无米之炊啊,本事再大,谁也是没办法的。

各地团练民团,反而成了抗税抗粮的主力军,就是因为本来粮食就不够吃,朝庭还像往年一样收税不抗粮抗税,民团自家也得饿肚子,也没饭吃了。

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了,黄河一破,山东顿时更加糜烂,如人间炼狱了到时候运粮都运不赢,嗯,现在就要开始做好准备了。不然饥民一起,太平军乘机裹挟,被打没了魂的太平军北伐军,说不定就满血复活了,两江北线必然震动。到时候,卫国军别说无力光复江西了,连浙江光复都顾不上了。

何卓人卖不成关子了,只好讪讪地老实交代。

何卓人:丁心斋老先生回乡后,在老家沂州办了一支团练但日照丁家,可不像济宁孙家家底那么厚,应付起来,更加吃力得很所以,后来丁老先生有点心灰意冷,把团练交给兄长和儿子,自己就来沪上了。不过,对这一支团练,心里依然挂念的很老先生他自己在沪上,薪水虽然不低,日子可过得清苦的很有点钱就寄回家,贴补团练用度了。可这团练费用,是个无底洞啊,他那一份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