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百九十四、巡防纵队来了之二  潮声月影谁与归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四章、巡防纵队来了之二

因为有巡防师卫国军前身顶在前面,挡风挡雨的缘故江苏省的各府县团练,一开始办得就不算太多而且,还大多数,纷纷解散的也早现在,还剩下的,总体人数加起来,也并不很多并且集中分布在苏北,也就是前几年原来丰北溃堤,形成的黄泛区那一片。嗯,主要是防止流寇,从山东窜入江苏省境内来。

苏中、苏南的,团练早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嗯,苏中、苏南地方富庶,养家糊口吃饭的门路也多一心当兵吃粮的人,本身就不多除非是,有机会当正经八百的卫国军以前那种有粮没饷的,只管三餐饱的团练,是没人愿意长期干的。

况且,有卫国军这定海神针在,士绅们才不愿花这不明不白的、也没什么必要的冤枉钱,做这个出力不讨好的冤大头呐。

所以,各省要筹建巡防支队的话,人数缺额,目前还不少留下安徽团练,整体转为巡防纵队,问题也不是很大随便往江浙两省分流一下,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凌蔚樵、钱新之两人,提到这个事时杨孟晗考虑考虑后,就点头答应了。只是交待了一句,要求凌蔚樵,在入伍时,最后把一下关也不能光照顾老乡情谊,照单全收、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总要按招兵标准,严格挑拣一下的。

至于他们俩,随后提到的,各家团练遗留的伤亡抚恤的问题杨孟晗摸着额头,默默地,在心里反复掂量了半晌。

唔,等我大清朝庭,有空闲、有精神头,来理会这事,还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呐到时候,有没有真金白银的补偿,真是两说呐,说不好的。

嗯,这些人家,确实挺可怜的干脆都别在家,直着脖子等了脖子等长了,眼睛盼蓝了,可能都没着落的。

杨孟晗想想后,就让蓝大茂把方子詹、袁翔甫也请过来了,大家碰头商量一下。

这件事能早点帮着解决,就早点吧,这些人家,都挺可怜的!

几个人议论过后,还是决定,也不用搞那么复杂了就比照绿营裁减时的办法,有伤亡的人家,多给五十亩水田也就是说,团练伤亡的人家,按每家每户,一百亩的标准执行,统统移民南洋种甘蔗去吧。

这些消息传出来后,团练选拔预备军官班那边,可高兴坏了总算能给那些,曾经一起浴血沙场、马革裹尸的老兄弟们,能有个说得过去的交待了赶紧着人回去送信,告诉日子紧巴巴的家家户户嗯,兄弟姐妹们,好日子来了,小康的日子开始了!

对架构和队伍的安排,凌蔚樵和钱新之商量后有意将来,让潘鼎新做参谋部长让年龄稍大点的吴毓芬吴伯华,做后勤部长。当然,现在,还不能老早揭锅,要等大家职务慢慢升起来同时,也要大家先相处一段时间,好有个再认识、再了解、再磨合的过程要是磨合过程中,发现什么不合适的,也方便途中调整。

一次性提拔到位,人家高兴倒是高兴了但这边招数就用老了,棋就走死了,到时想变招,也费老劲了。

两人对让比较老练、能力也比较突出的张树声张振轩,回安徽去,做安徽巡防支队的负责人,看法也基本一致。认为就他最合适,非他莫属。

凌幼樵和钱新之两人之间,也做了分工凌幼樵先带队北上,以建立山东巡防部队工作为主钱新之则坐镇上海,一边搭建巡防纵队司令部,一边筹建江苏和浙江支队嗯,钱新之身上的担子,也是不轻的,一点不比凌蔚樵轻松。

安徽的兵源,一分为三给安徽张树声支队留下三千人,让他自行编练成军,暂时安徽支队规模,就定为三千人调来上海五千人,作为浙江支队的主要班底凌幼樵带走两千人,嗯,加上原来军部预备的一千人,凌幼樵北上时,手里就有三千人了。

教官都是军部警卫团派出来的,分到各地他们要协助各地巡防支队,完成各项训练科目后,才能归队回营。

在干部分配问题上,凌幼樵就没客气了,大部分都划拉走了,先紧着山东那边了。嗯,现在,毕竟前期山东方面优先嘛,资源肯定要倾斜一点。

张树声是孑然一身、孤零零一个人回去的,除掉随行的一个连的教官军官配备,暂时就别指望了至少要等到下半年,下一个培训班学员毕业嗯,到时候,还要看谁叫得凶、哭得响,还不能保证,分猪肉分到各支队头上,能给几个呐。因为短期安徽无战事,主力驻军还多,巡防支队短期内也派不上大用场凌蔚樵在安徽支队干部配备上,肯定是能拖就拖,能将就就将就了,能对付就对付了。

给钱新之这边,也就是留下吴毓芬、张遇春、张树槐、李凤章等寥寥数人其他人,都划拉划拉、拨拉拨拉,全给带走了。只是临走时说了,还没毕业的三十来人,补考通过后,优先让其他支队,多挑选几个。

凌蔚樵、钱新之把这个巡防纵队组建框架方案,报到军部后很快几天就批复下来了。军部还催促他们,让他们快点付诸实施。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