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回: 小金吒犯错轮回 玉玄女备战昆仑  诛仙屠龙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话分三处,单说文殊、金吒离开玉虚宫,云头金吒想起今时之事,不由得泪流满面。文殊也是好言相劝,老祖罚的三世轮回,也是念在门中弟子,平常这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自有的一说:世间所有众生的身体、长相,一切皆是因果;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举止、行动作为,没有一个众生无“习气”,每个众生的习气都有来由,端看此人的外相、言行、动作就可以知晓,他从六道中何处来。

六道者:一曰、天道,二曰、阿修罗道,三曰、人道,四曰、畜生道,五曰、饿鬼道,六曰、地狱道。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出六道。鸿钧老祖罚的金吒人间三世轮回,却也在上三道之人道。

若言语中不加那人间二字,必去经的下三道轮回,这下三道首经畜生道者或此人神智暗钝,为人处世愚蠢又少智慧,毫无分寸,懈怠懒惰。或多贪多食,不挑粗细(什么肮脏都吃,还洋洋得意无所谓)。

或个性又拗又戾,说话也很唐突(率性鲁莽)。或此人身强力壮,常当负重(身强体状像一头牛,适合去搬重物)。或喜欢结交愚痴之人,视为知心好友。或很喜欢蜷着脚(躺卧习性)。或随时随地躺在地上,也不会去避开肮脏污垢。

或喜欢裸体,不羞不耻(能不穿衣服就不穿,没有羞耻之心)。或心常虚诈,常异言、常诳语。或妄说他人,谄曲不实。或喜欢谋取他人财物,常爱抵债。或见善不能发心,不信正法,常造不善十恶之罪。

此类众生已流浪生死往返于恶道,经无量亿劫不可数岁月,于此世难得此人身,却仍如此,因此死后再返苦海,堕入畜生道中。经得地狱道者:或听他的声音嘶破得像驴骡在发声,声音很大,而且匆匆吼唤又很暴戾急躁。此人常常言而少信且多诳语,让人难以相信,像没有亲友似的人。

或此人长相丑陋,而且不敬师长、不信正法。或不孝不义、无惭愧心。或好行杀生之事,常造作诸恶事。或此人短命不得长寿。见善难发菩提之心。综观上述,这种人从地狱道中投生人道,注定死后再堕入三恶道。饿鬼之道确也少数魂灵能去轮回,这里不再细表。

老祖命金吒只是轮回人间三世,均为人道,也见其心思细腻,金吒此时也知鸿钧老祖心意,遂泪别师傅,回家中与父母跪别,自去人间渡的劫数,此处不再细表,略提唐玄宗时金刚智,修心讲法,确也为一代佛家名师。

分说女娲回的山下,自然教训白衣、青云一番,众妖族立于女娲休息帐前,皆不敢多言。女娲令玄女进的帐中,仔细安排明日比试之事,自传的一些心法予她。玄女也知明日阵前比试者乃元始天尊本人,这元始天尊乃是鸿钧老祖座前弟子,经的万年劫数,生於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法力极高,虽是上神弟子,但也名居上古大神之列,三清之中。

自己虽已得女娲娘娘真传,心中依然坎坷不安,怕有闪失。退回自己帐下,没有丝毫困意,来回帐中踱步不停,忽听帐中上方有人暗自窃笑,回眼看之,不知何时帐中来一道者,想这玄女何等法力,来者座于帐中,竟丝毫没有察觉,只见此道者已有师尊之龄,却也骨中直透上神之气,定座帐中上方。见玄女不识,道者轻诗言道:

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人还在前。

今年才活十八岁,一个混沌是一年。

贫道本是昆仑客,石桥南畔有旧宅。

修行得道混元初,才了长生知顺逆。

休夸炉内紫金丹,须知火里焚玉液。

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餐寿药,

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

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

人人称我为仙癖,腹内盈虚自有情。

听的此言,玄女忙上前跪磕行礼,知来者乃师尊师弟陆压道君。这陆压道君,乃是创始元灵四大弟子之一,创始元灵只收的四人为徒: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前三者道法功深、开宗立派功德着实开天辟地,偏是这最小的小师弟陆压道人,生性胡闹打混,从无一天正经,其师侄太上老君、如来等,尚尊其为小师叔,知道者也尊其为陆压道君,小辈神仙之中,却是闻者渺渺。

但这陆压道君从不计较后辈之事,依旧我行我素,偶尔出来闹点事儿。陆压道君行踪总是飘渺难测.拥有宝贝葫芦状,名为斩仙葫芦,有眼,有翅,一飞刀,善封印元神,可斩神仙妖魔于封印状态.颇为玄幻。天地万劫之后,只是在姜子牙封神之时,出来嬉闹一番,后又不知所去何处?玄女知道这师叔飞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上不朝火云三圣皇,中不理瑶池与天帝(彼时天庭似乎还非玉帝掌管)。不在三教中,不在极乐地。不归人王管,不服地府中。潇潇自在任我游,自自在在散圣仙。

今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