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回:唐太宗梦游地府 九玄女下界起事(上下合)  诛仙屠龙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去。”无奈正应了那句“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太宗皇帝让那判官崔珪急忙送去平阳大道,可路过枉死城却被那些枉死的冤魂给缠住,进的枉死城去,只听城中一时间哄哄人嚷,四处呐喊“李世民来也!李世民来也!”

太宗听叫,直吓的心惊胆颤。只见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都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慌得那太宗藏藏躲躲,连连叫到“崔先生救我!崔先生救我!”

判官道:”陛下不知,这些人都是当初陛下征战之时,枉死战场或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尽是枉死的冤魂,来到阴司无收无管,不得超生,又无钱钞盘缠,都是孤寒饿鬼。陛下得给些钱钞与他等,我才救得你去。”

太宗言道:“朕空身到此,却那里得有钱钞?”

判官道:“陛下乃真龙天子,这阳寿之时,早已寄存金银若干,在我这阴司里寄放,以作寿尽之时阴司享用。陛下今可出名立一约,小判可作保,且借一库金银,散给这些饿鬼,方得过去。”

太宗问到:“此库银何处寄放?”判官道:“世间帝王,均怕死后受罪,诸个城中皆有他存的库银,陛下有十三库金银在此。陛下若肯提前使用,在此立的文书契约即可。”

太宗甚喜,情愿出的银两,遂立了文书给那判官,拨去金银一库,着鬼吏尽行散去。判官吩咐鬼吏道:“这些金银,汝等可均分用的超渡,放这太宗过去,况他的阳寿还早。今日我领了十王法语,送他去还魂,教他到阳间烧些钱钞给你等,度得你等超生,休得在此生事。”

众鬼闻言,得了金银,俱唯唯而退。判官遂令鬼吏摇动引魂幡,领太宗出离了枉死城中,奔上平阳大路,飘飘荡荡而去。这真是:人间想尽千般事,阴司自有定数在。自古帝王多杀戮,多少亡魂枉死城。这太宗魂魄归来,依旧记得阴司之事,令宫中摆案三日,烧的纸钱无数,超度枉死鬼魂,此处不再细表。

此处单说这两广之处,有一县镇,名曰清溪,县中有一女子,名陈字硕真,这陈硕真自幼父母双亡,和一妹妹相依为命。姐妹俩自小得乡邻照顾,可算是穿的百家衣,食的百家饭,受尽人间疾苦,后妹妹被乡邻收养,陈硕真便到一乡宦人家帮工,这才能吃上一顿饱饭。

这清溪县山高谷深,河道交错,物产十分丰富,正因如此,朝廷在此征收的赋税也很多,当地百姓负担十分沉重。这一年,清溪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地方官员不但不开仓赈粮,还照样征收各种赋税,导致民不聊生,卖儿卖女,流离失舍,饿殍载道。陈硕真看到乡亲们的苦难景象,想到自己也曾得到过乡亲们的帮助,于是不顾自己安危,偷偷打开东家的粮仓救济灾民,结果被东家发现,捆绑起来,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众乡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当天夜晚,众多乡亲自发组织起来,冲入关押陈硕真的柴房,将其救出,为逃避官兵的搜捕,陈硕真逃入三县交界处的覆船山中。这覆船山主峰搁船尖四周铁壁环绕,也称铁围山,有天然十门,石门九不关,只出仙人不出官。陈硕真在深山之中隐迹,装扮成一位道姑,疗养身体。

但这时,有人向官府告密这陈硕真藏处,于是官府派人四出搜寻,将陈硕真抓了回来,并以妖言惑众图谋不轨之类无虚罪名将案件上报上司,幸好众多乡亲积极筹措资金,打通了关节,这才使得陈硕真无罪释放。经历这次风波后,陈硕真更是心灰意冷,决定出家为道,修心养性。归的山来,整日修行道经。

这日晚粥之后,陈硕真感觉身困体乏,告知道观主持,回的云房独自歇息。这时只见的天边一块黑云滚滚而来,顷刻间笼罩这道观四周,眼观之这云心寺顿时伸手不见五指,只听的云房中一声惊叫,片刻云去一切安静,主持忙带人来到云房,只见的陈硕真静坐房中,四壁安好无一处奇怪。问道:“适才惊叫何事?”

陈硕真缓缓睁眼而道:“本女乃娲娘娘宫中弟子,此生受的劫数,特来此处渡劫。”诸人皆是好奇。

陈硕真又言道:“诸人可知这搁船尖有何而来?上古劫难引得洪水滔天,天庭玉帝乘宝舫考察人间,路经此地,遭遇黄石滩的暗魔以十门锁住山峰作祟,魔咒紧锁,山头陡然升起,搁住宝船,摇摇欲覆。危急中有红衣神女出现,用那石镜照妖,砸开十门的九把魔锁,加上一把地锁困住魔山。刹那之间,山头止于约一千四百八十米处,宝船安稳停住,玉帝及诸仙领的七仙女走出宝船,询问神女,才知红衣神女乃观音而化,这搁船尖由此得名。又只见那红衣神女宽袖飘带,瞬间化成二道泉水依谷而下,合于十门而成天锁,天、地、人三合而一的风水宝地,天地连心由此产生。现庙内有诗为证:泉以福名愿苍天祈福共饮一瓢沾福泽,姑为仙女当红粉成仙尚留只履表仙踪。为永久镇住这魔山,观音和镇殿圣母、七仙女永久分灵于此。这山中才有得观音石、文殊、九天狮子,七仙姑的由来。于是这搁船尖就有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