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回:朝阳寺青龙点化 袁天罡再卜天机  诛仙屠龙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朝阳寺主持稍作镇定后,忙上前行礼让座。这男子推脱一番后言道:“二位大师不必害怕,小神乃天庭四灵神兽中青龙,身有劫难,肉身化蛇形树枝在朝阳寺中渡劫,偶尔借蛤蟆口村中水潭暂居。与这姑娘也是有段冤孽,昔日初来寺中,化作松枝,一日风起雷鸣,自知天命,不敢违抗,这女子前世心善,恰好避雨树下,是小神躲过了雷劈之难,今世她再投人身,小神已修了人形,前去谢前世之恩,岂知这次犯得色戒,亏得二位大师点化,才逃了天庭灭元神之灾,也算是因祸得福,今日前来感谢,别去自回神位,不在打扰翠香姑娘。”

二人听的真是天方夜谭,不过均为修身之人,知道上天有青龙神兽一说,自是客气一番。青龙见此道谢一番化身而去

智能长老二日携带红头绳返回天镇。王员外一家感激涕零,大礼相迎,场面隆重,犹如云消雾散,雨过天晴,尘消霞长,喜气盈门。智能长老只是令员外前去五台山敬香,谢天之神灵,但不提青龙之事。这翠香小姐还好如初,喜形于色,容光焕发,娇艳如花,择吉日受娉出嫁。王员外兑现敬香承诺,装点文银三千贯,黄金二百两亲送五台山,用以修缮寺院,宏扬佛法,振兴佛门!

而朝阳寺主持,感觉心中愧对青龙,大病一场。有小和尚夜以继日精心照料下,好长时间方缓过神来。主持令弟子小心爱护情夫松,这松虽被斩去了龙身,且并未失去其原有魂魄,粗实伟岸之躯至今巍巍挺拔,傲然屹立,来去游人爱怜他,赞美他。位于蛤蟆口村中心的池潭与凤凰山上的松林及俨然显灵的朝阳寺,层次错落,相互照映,煞是美丽,仿佛人间仙境,灵气不减,至今仙气犹在。(注:青龙传说借鉴他人,不为创新,先自表明)

话不多言,言归正传。但见的这青龙升至空中,瞬间化为一条巨龙,这龙头转向城门,口吐利风,刹时风走沙起,飞石闪电,婺州城外一片昏暗。只听的一声低吼,见那道童伏地变化,一头青牛化身而出,这道士飞上牛背,取出一长笛吹了起来。听着笛声犹如天籁之音,悠扬飘荡、绵延回响,萦绕着无限的遐思与牵念,缓缓飞升。

升到那有着星辰与皎月的深空里,和着云丝曼妙轻舞,或如同天上人间的喧哗化作一片绚烂织锦,一幅无声的灵动画卷,一曲清新的玄妙天籁。或清脆与柔和相应,委婉与清亮并存。宛如天籁,怡人心脾!琵琶声时而铿锵热烈。如水阻江石、浪遏飞舟,时而悲怆委婉,如风啸峡谷、百折迂回,时而放浪豁达,如月游云宇,水漫平川。刹那之间笛声突变,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也如大海波涛,蜂拥而来。这阵利风顿时化作一缕清风而过。

“老君这是要阻我去路?”玄女面露怒色。这时众人才知,这道士乃是太上老君,那徒儿使其坐骑青牛所化。“四灵神兽,可认的此物?”,白虎正欲上前,见老君从怀中取出一物,脸色顿失,与其它三兽忙忙退后。

身为奇异怪兽,当然认得道家这法器炼妖壶。好在有的玄女,皆退居身后。玄女认的此物,只好作罢,收兵回营。回到营中,这四灵神兽知道不是太上老君对手,留下无意,皆告别而去,玄女心中郁郁不乐。

话在分表,单说这武才人驯服良马,唐太宗大喜令其封赏,并夜夜留享寝宫。这日登的早朝归来,却不在理会武才人。这才人懂的察言观色,悄悄出的门来,问那唐太宗贴身公公,才知这事出有因。

原来这唐太宗今日临朝,魏征推荐一人说,此人神卦奇算,知之天文地理,晓得前世后生,这时唐太宗自阴司之事,皆也相信这卦数,遂招的进殿来问道:“朕知你神卦妙算,那请先生先来算算,朕这大唐何时灭亡?”

袁天罡听了这话之后又惊又怕,这题真的太难回答,话语不妥定会恼怒天子,那自己性命可就难保。但他也知不能随意敷衍皇帝,于是仔细算了起来,这卜卦必知天数,袁天罡算吧叩首言道:猪能上树之时!

听了这话太宗很是高兴,因为此事皆不能实现,心中暗想那就是大唐应该不会灭亡,袁天罡一看躲过了一劫。这唐太宗怎能料知,后来灭了大唐者正是梁帝朱温,而这位皇帝的姓与袁天罡当时说的猪是谐音,因此袁天罡说的是实话,太宗只是没有听明白罢了。(这都是后话)。

太宗高兴,又问道:““那何人乱的朝纲?”,袁天罡起卦有卜,完毕言道:“陛下,这实属天机,本道不敢明言。”

“这如何是好?”听的此言,太宗明白定有人乱这朝纲,但这袁天罡已经明言,天机不可泄露。

“先生可有的提示,这也不算的泄露天机,”魏征一旁劝道。

“也能如此作罢,只是这事需一人助我,”袁天罡言道。

“需何人支助?但言无妨,”太宗此时心中已犯嘀咕,暗想若能知道此人,定想法灭其宗族,除去这后患。

这正是:言者无意听者心,大唐劫数必换新。欲知袁天罡需何人支助?请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