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回:唐太宗祸起家事 敬业寺才人出家(上下合)  诛仙屠龙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然,房遗爱的忠心耿耿时常得到了高阳公主的报答。公主容许他与府中的侍女明来暗往,还常在太宗面前为他说好话,这对奇异的小夫妻因此倒也相处得和睦。

但没多久,高阳公主和辩机的奸情意外暴露。事起恰巧玄奘归来后,太宗举国选拔译经之人,这辩机选中,搬去弘福寺居长住,临别之时,高阳公主将身边玉枕相送,让辩机带在身边。这年长安城发生一起盗劫大案。在赃物中发现了一只金宝神枕,此枕乃御用之物,居然出现在盗贼之手,非同小可。

御史们连夜刑讯逼供,最终追到辩机身上。辩机自成了嫌疑重犯,辩机口口声称此枕是高阳公主所赐。当然,辩机心中认定这是二人爱情的信物,可惜一个和尚怎会有皇家公主闺房之物?辩机自然无法对御史说出口来。

按《唐律》:“诸盗御宝者,绞。”显然,金宝神枕是唐太宗赐给女儿高阳公主的御用之物,不料公主竟会送给她的情人!也没想到这会暴露二人私情。唐太宗听过御史禀报之后大怒,立刻下令,比照绞刑的刑律判处辩机腰斩的酷刑——毫无疑问,唐太宗认为让皇室蒙羞比按《唐律》“依法治国”要严重得多,因此才枉顾公主相赠的事实,反而以“盗御宝”的罪名判处辩机腰斩之刑。辩机很快就在西市场大柳树下被施以腰斩的的酷刑,高阳公主也被禁锢在公主府里,没有了行动的自由。

这时太宗已年过五旬,家中丑事更是伤心欲绝,身患气疾,整日卧床在含凤殿中,朝中之事交于李治操办,自带的宫中嫔妃修养。四月,夏季来临,长安的天气渐渐变得炎热,李世民患有气疾,很难忍受长安夏季的高温天气,即使在他年青力壮之时,每逢夏季也常常要外出避暑,夏季太宗都是在离长安三百余里的九成宫度过,奈何现在病重之时,自然更需纳凉,但九成宫太远,身体极度虚弱的他已经无法前去,于是移驾到比较近的终南山翠微宫中。

终南山清凉的环境没有给他的疾病带来起色,太宗躺在床上,李治则不分昼夜侍候在侧,因哀伤而数日不能进食,头发也渐渐发白,看到儿子这般愁苦、柔弱无助的样子,太宗禁不住老泪纵横。

一日他对李治言道:“李世勣乃是一代名将,但你对他没有恩惠,待朕归去恐怕你很难驾驭于他,朕现就把他贬出长安,如果他立刻赶往贬所,等朕归去,你可任命他做宰相,如果他徘徊观望,不想赴任,你可立刻把他处死。”其帝王心术,让人心寒,但他为政权稳定而殚精竭虑的精神以及对儿子的一份拳拳爱心,不免又令人动容。

不久,李世勣被贬为叠州都督,这位一代名将果然聪明绝顶,他听到诏令,径直出京,连家都不回,立马赶赴贬所上任去也。

五月丁卯之时,太宗自感已处于弥留之际。他召长孙无忌入含凤殿,他早年征战,部属无数,但能称得上心腹的,也不过长孙、房杜三人而已,此时房杜已死,惟剩下长孙,他兄弟本多,但因争储而互相残杀,只有这个妻兄一直陪在身边,已成唯一手足至亲。他伸手按在长孙无忌的面颊上,想到或许就此永别,不禁悲从中来,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与长孙相对而泣。

数日后又召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到床前,对二人言道:“朕现在把后事都托付给你们,太子李治仁孝,尔等都知道这点,望好好辅助于他!”对李治说到:“有无忌、遂良在,你不用担心治理不好天下!”又对褚遂良言道:“无忌尽忠于朕,朕得今日天下,他出力最多。朕归去之后,不可让谗毁之徒离间他与李治关系。”

唐太宗此时微微起身,命人取来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告诫言道:“你继位之后,当以古代圣哲贤王为师,像朕这样所为,绝对不能效法,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朕自从登基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所有这些,都是朕所犯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朕作榜样前去效法。”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一代雄主唐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享年五十二岁。后有诗词赞曰:《拳毛騧唐太宗所乘马御墨亲题其下》

太宗自是人中龙,黑闼未当鬼蜮雄。

谷城洺水龙自若,天遣此马收全功。

欻然一举雷电起,智名勇力不入耳。

身当矢石不忍嘶,我宁饮血不饮水。

人间只作拳毛看,谁知忠义事所难。

归来四海一家日,锦茵却覆黄金鞍。

万金赖有不死药,御手摩挲箭痕落。

西风顾影一长鸣,身在天闲意沙漠。

驌驦在御臣的卢,郭家师子诚仆奴。

画师画肉不画骨,权奇无乃天之徒。

宝墨淋漓三十六,几代流传到华屋。

真人固在马不亡,堪愧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