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回:袁天罡舌辩素女 武皇后智识巧书  诛仙屠龙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方可化解。”至此以后李氏再无劫数,保的庐陵王李显算是平安。

“昨日一梦。天尊来此,是否一解?”素女又问。

此梦天尊早已知晓,看来周公确实托梦。想起中宗遭小人被贬一事,自然容他不得,心中计来。“定是二火上身之梦。”

“天尊怎可知道?梦中前后起火,虽不伤衣服,但也可怕,”素女一脸惊讶。

“这有何难,二火近身,可思身边是否有人,名中有二火之嫌,定乱朝纲,”天尊心里暗笑,此事素女自然不是知晓。

天尊想起一事,对素女道:“也是前世造化,青云随真武大帝而去,定要渡人间轮回,但凡妖族弟子轮回人世,必卸去妖性,自去人间寻找,随缘而遇。老君有弟子丹童、药童已轮回人世,前世自以为是,嚣张过度,可去张姓人家寻找,接入宫中,享受人间乐趣。”这番话语,天尊也是给老君一个答复,二童也是因昆仑丧命。人间劫数,天尊不忍得他们受苦。

素女听的此话回天尊道:“此事明日就可去办。天尊或许不知这素贞与青云来历。其实她们本真武大帝坐下,大帝有三灵兽:白蛇、青蛇、神龟。大帝劫难已到,托娘娘看管她们,大帝怕她们危害人间,故令从头修行,娘娘只是告诉玄女与我,好生照看她们,岂知神龟贪心,跑了出去,又和素贞结了冤家。娘娘收素贞与青云归来,留在门下。今青云渡得劫难,她们亲如姐妹,素贞定会不饶,望天尊小心为上。”

见事已言明,天尊告别而去,素女元神归位,歇息不提。

次日清早,肖清芳告知袁天罡总坛出事,遂领的弟子急忙前往大杨山中。武后依旧早朝听政。话语前提,单说中宗李显继位,却是愚昧,没有父亲高宗李治头脑,眼前武后听政,处事却没有分寸。继位数日,见朝中大事无法做主,暗自心思掌握权重,于是把韦后之父韦玄贞提拔为侍中,培养亲信。

时老臣裴炎力争不可,中宗李显很不高兴,下的朝来,对左右亲信发个牢骚,大唐乃我李氏之家,就算给了那韦玄贞,也是李氏家事岂有不可之处。话虽戏言。但宫中皆是武后眼线,左右立马把此事报告武后。武后大怒,找裴炎商议。裴炎虽为托孤老臣,但心思颇重,见中宗不识时务,商议废帝。

于是二日裴炎与禁军统领程务挺等带兵入宫,强扶中宗李显禅位。中宗李显大喊,我有何罪?武后朝中怒斥,敢把把大唐江山让给那韦玄贞,岂说无罪。中宗李显被废,李旦即位号睿宗。睿宗继位后,武后命他居住于深宫,不得参与朝政,所有军国大事由她处理。裴炎权势熏天。

此时见时机已熟,武后寻思准备称帝。这日早朝,礼部上书徐敬业扬州造反,众朝臣惊慌。武后问:“此事如何了断?”

裴炎进谏:“徐敬业乃老臣一位,今睿宗继位,却身居深宫,不主政事,自然起兵,若太后权归睿宗,退出听政。此事即可化解。”

武后心中大怒,此话甚是不得人心,当年废中宗李显之时,裴炎始作俑者,今权高位重,竟把武后不放眼里。

御史崔察上前言道:“裴炎伏事先朝二十余载,受遗顾托大权在己,若无异图何故请太后归政?今徐敬业造反,却推是太后责任,居心何在?现洛阳城中随处可听: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之谣言,请太后明鉴!”

裴炎听罢心中不快,令禁军将御史崔察拿下,对武后道:“不可信小人之言,此贼居心不良。”

武后见自己尚在朝中,这裴炎就敢专权跋扈,厉声斥道:“眼中可有太后。”裴炎不敢造次,退回。

御史崔察见此,急忙伸冤道:“臣有一书可为自己辩白,此书证明裴炎老贼有谋反之意。”朝中震惊,武后令呈上。

裴炎听到慌得跪地。事有起因,扬州叛乱之前,徐敬业见此时裴炎朝中权重,拉拢裴炎为内应,裴炎不肯。遂私下找骆宾王编童谣在洛阳散播:“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裴炎听闻,不解其意,找人破解童谣,骆宾王进府拜见,裴炎知其才智,求解。

骆宾王道:“‘迷中所言两片火’是个‘炎’字,‘绯衣’是个‘裴’字,‘小儿’个‘子’字,‘当殿坐’表示昌隆,是个‘隆’字。此童谣实属天机,大人之子裴子隆他日将会成为帝。”裴炎大喜过望,当即决定与徐敬业合谋造反。后裴炎听闻徐敬业起兵,私下书写一信,信中只有“青鹅”二字。岂知被人截获,落入御史崔察手中。

武后打开书信,遂问众臣,群臣皆不解其意。武后厉声斥道:“裴炎可知罪?”此时武后想起天尊解梦之说,这裴炎名中是有两火字。遂用天尊拆字法仔细看“青鹅”二字,瞬间明白其中玄机。

裴炎依旧狡辩,武后言道:“这‘青’字可拆分为‘十二月’,‘鹅’字拆为‘我自与’,逆贼裴炎是在十二月于城中为内应。此等小计,岂可瞒住。”

遂令将裴炎下狱,崔察负责抄家。又令大将李孝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