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回:天煞笑语解西游 老君出山助蛇灵  诛仙屠龙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这西方自有一山,名为天山山脉。由北往南分别称为北天山、中天山与南天山。这天山之中有一奇峰,峰顶冰川积雪,终年不化,银光闪烁,与山谷中西天王母天池绿水相映成趣,人称曰博格达峰。

此峰以奇为著,以险为绝,三峰昂天挺立,银装素裹,神峻异常。三峰之下更是千峰竞秀,万壑流芳,景色迷人。目力所及,自是森林和山甸草原,葱笼青翠,风光如画,能在一日之内可见到四季之景。适逢七八月间,谷底正值盛夏,遍地山花怒放,香气盈野,但多少有点暑气燎人之感。

待你登至半山,暑气顿消,便觉春意盎然,遍地绿草如茵,如锦似毯,一切生命皆迸发勃勃生机。再往上登,顿感凉意袭人,草地也不似先前翠绿,而开始变得枯黄,给人秋日之感。及至到了雪线,便觉寒气逼人,举目望去一片银白,雪光刺得你目不忍睁。

这雪山附近,按说应是皆无生灵,可这山中却有许多奇异雪山花卉,名曰:雪莲、野罂粟、翠雀、金莲、金娇、百里香、梅花草等世间奇花。这人迹不到,山中便有奇禽灵兽自谓修身。雪山附近有雪豹出没,雪鸡栖居。密林深处不时传来马鹿的呦呜,隐现着狍鹿、棕熊、猞猁与岩羊身影。

山不在言,且说这天山之中,有此二物,一曰金雕,二曰白狼。二者饮天山圣水,食山中走兽,自有灵性修身。

昔日通天教主路过天山,甚是喜欢,收回做了门下童子,伺候于通天教主身边,常听的论法经道,竟又修出仙性,又得通天教主指点,童子法力剧增。事过这千年渡化,自称天地煞仙,居于碧游宫中,念的通天教主恩情,知素贞与昆仑之事,便来相助。

素贞与六耳猕猴从未听说妖族之中有此等神奇之物,见二仙此时已晕晕乎乎,忙催的回房歇息。忽见这天煞仙立身正座,手起二指,一道水柱飘空而出,哈哈大笑一声:“此等道家之法,用来取乐一番,这人间美酒,岂能乱我本性,只是这地煞仙喜欢如此,令小妖送去歇息就是。”

云霄仙子也是轻轻一笑:“道友如此开心,既知的前事后因,可否评的斗战胜佛西去之事?”

素贞只是旁听图说这西天之事,见此也想知道,便笑着言语:“天仙可否一叙?”

这天煞仙又饮一杯,摇头道来,这九九八十难,竟在这千言之中,了如指掌:昔日斗战胜佛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后,被唐僧所救,拜其为师,唐僧为其取号行者,故又称孙行者,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因孙悟空打死劫经的六名强盗,唐僧数落,孙悟空一怒离去,观音化作老母,传给唐僧一顶嵌金花帽,一道紧箍咒,哄骗他戴上金花帽,金箍嵌入肉中。唐僧念动咒语,孙悟空就头疼难忍,以此为唐僧钳束孙悟空的手段。

师徒二人西行,在鹰愁涧收伏白龙,小白龙化作唐僧的坐骑。在观音院,因孙悟空卖弄锦斓袈裟,引起金池长老贪心,要火烧唐僧师徒,反被孙悟空弄法烧了禅院。混乱中,袈裟被黑熊精窃走,孙悟空去南海请来观音,自己变化仙丹。诱黑熊精吞下,降伏此怪。

二人继续西行,来到高老庄,高太公女儿高翠兰被一长嘴大耳妖怪强占。孙悟空追赶妖怪来到云栈洞,得知妖怪为天蓬元帅,因调戏因调戏霓裳仙子,被贬下界,误投猪胎。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在此等候取经人,遂引起拜见唐僧,赐号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个徒弟。

后来唐僧在浮屠山得乌巢禅师传授《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黄风岭遇到黄风怪刮三昧神风迷人,孙悟空请须弥山灵吉菩萨降伏此怪。在流沙河中,他们又收伏了观音赐名沙悟净并令其在等候东土取经人的水怪,赐号沙和尚,做了唐僧第三个徒弟。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取经。

观音欲试唐僧师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贤、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为婚。唐僧等三人不为所动,只猪八戒迷恋女色,被菩萨吊在树上。在万寿山五庄观,孙悟空等偷吃人参果,推倒仙树,被镇元子拿获。孙悟空请来观音,用甘露救活仙树,最后与镇元子结拜为兄弟。

在白虎岭,白骨精三次变化,欲取唐憎,都被孙悟空识破,将白骨精打死。猪八戒趁机进谗言,唐僧不辨真伪,逐走孙悟空。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施法杀死捕猎的千余人马,到四海龙王处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前栽榆柳,后种松楠,桃李枣梅,重振花果山。

在黑松林,唐僧被被黄袍怪拿住。幸得宝象国公主百花羞相救,百花羞放了唐僧,并央他到宝象国给父王送信,前来搭救。猪八戒、沙僧斗不过黄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变作老虎。猪八戒欲回高老庄,经白龙马苦劝。到花果山请回孙悟空,降伏妖魔,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平顶山莲花洞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欲拿唐僧,并有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七星剑、芭蕉扇、幌金绳五件宝器,神通广大。孙悟空与之斗智斗勇,屡经磨难,才降伏二怪。

乌鸡国国王因不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