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割地  汉风长歌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破不立,武原君说得不错,寡人也觉得大秦该变一变了。”秦王果然认可的刘煜的话。“寡人此前一直听闻武原君刘煜好武成性,不善言辞,今天来看才知道都是道听途说,不可信。”

“这种传闻主要跟我生活的圈子有关系吧。”刘煜想起白无瑕介绍的武原君生平,“刘某自小生活在庸城,远离寿春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另外,到了军中之后,都又是依照军令行事,军法无情,也不用多说言语,造成了外面的负面新闻。”

“圈子?负面新闻?”广平君听到这个词语后不禁莞尔道,“刘兄的用词极为有趣,不过倒是十分形象。”

殿内的气氛略微缓和下来,却又听甘颖说道,“老夫除了听说武原君性格木讷之外,听到最多的却是他目无君父,干出弑君弑父这样的勾当出来。”

刘煜心头咯噔一下,心说还是来了,看来自己在四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这个“弑君者”的标签已经无人不知。

“以甘相的学识,想必也知道曾子杀人的故事吧?”刘煜想到对付广平君门的那招,用事例来推演。

“哦,武原君认为有人嫁祸于你吗?”广平君到底是年轻人,反应敏捷,心中对这个答案很感兴趣。

自古兄弟阋墙,都是取祸之道。本来以刘煜为奇货,争取从汉国那里拿到好处。但若是刘煜被人冤枉,那么嫁祸的人不是当今汉王刘炬也是刘炬的人,若是这样的话,这个刘煜的价值就更大了。

“这就不得而知了,我前期脑部受伤,有些事情实在记不起来。刚才秦王也说过道听途说不可信。至于我刘煜弑君的事情,对于各位来说,何尝不是传闻而已。”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耳听为虚,眼见却也未必实。看事物的本质,第一眼看到的只有他的表面,没有深入研究,早下判断,很容易产生错误。”

刘煜决定采用迂回战术,接着道,“在东部大海遥远的海岛上有一种叫狼桃的果实,长得火红异于其他水果,有人说这果实含有巨毒,于是大家都不敢取用。有一天,一个酒鬼喝醉了竟然吃下一个果实,旁边的人马上为他准备后事。谁知第二天这酒鬼醒了却没有一点事情没有。现在这个狼桃已经成为了当地人的一种食材。由此而言,不能听谣传谣,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这个狼桃的故事就是现代西红柿的发现史,刘煜想用故事来偷换话题,希望这几个人别扯着弑君的事儿不放。

“实践才能出真知。刘兄的话语越来越有趣了。”广平君听后点点头,随即又露出一副惋惜的神情。

“可惜啊,就算武原君口才再好,却也是命不长久了。”广平君赢胥说着向秦王一躬,“大王,今日收到汉国新君书信,愿以二万金加上二十座城换刘煜的项上人头。”

前一句风去云淡,后一句惊涛骇浪,刘煜心中大骂,这汉国新大王太过份,不仅用上了墨家刺客,还玩起人头邦交,顺便再把这广平君也加进去,笑得太贼果然能藏刀。

“想不到刘某的头颅这么值钱!不知道我们老刘家的败家君王愿意拿哪里的城池来换啊?”刘煜从容地问道。

“巫庸之地的二十座城池!”广平君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哈哈哈。”刘煜再度笑出声来,直接反问一句,“我若送上头颅,秦国有把握轻松拿到这二十座城池吗?”

在听说是巫庸之地的城池之后,刘煜就释然了。秦国的蜀地与汉国庸地、巫地接壤,但镇守两地的可是庸城郡公窦融。

从白无瑕的介绍中,他知道武原君可是拜了窦融为义父,两者之间的关系亲密。边将有时候都是听调不听宣的,若砍了刘煜,逼急了窦融,秦国的蜀地说不定会起战火呢?

甘颍上前道,“信用乃是国立之本,人无信不立业,国无信则衰。想来汉国不会做什么毁己信誉的事啊。”

白胡子老爷爷一把年纪了,这说话做事引经论据,显得极有文化内涵。

“秦汉两国本就未有邦交,甘相可曾听过兵不厌诈,说起来,我倒是清楚现在汉王的性格最爱贪小便宜哦。”刘煜完全是杜撰出来的,但在场的人都认为他跟汉王刘炬是兄弟,说的话不太有假。

刘煜看到自己的话一出口,秦国君臣均默默不语,“好像还差一点火候,有了。”

于是接着道,“虽然我那义父虽然待我如亲子,但在国家大事上还是相当有担当的。即使我义父愿意让秦国接管城池。”

“但是也不要忘了,晋汉相互联姻,晋国的太后可是在下的姑奶奶,而且我那个舜表哥最重情重义。太史榜榜首如果听说表弟被害,会不会冲动一把?若是我那义父也冲动,秦国可想两线开战吗?”

晋汉联姻的事情,其实是刘母告诉刘煜的。那一晚认亲之时,刘母告知刘煜,晋国刘太后是他的嫡亲姑奶奶。

刘母在说到晋国时,曾说四国之中晋国军力最盛,也谈到了太史榜榜首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