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7章 大义不亏  问鼎四方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果姜铁心此时在这,非得大骂宁安,因为他可没觉得自己的罪过对方。竟然给他扣下这样一顶大帽子,是非得还是他不可。

只是现在姜铁心还在城外审讯那些降卒,想要通过这些降卒的招供,来将事情的真相拼接出来。所以他不会知道自己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现在能够给他真相的就是君襄公。

奈何君襄公因为失去爱子,此时正是在最愤怒的时候。他当然想要替自己的儿子报仇,所以也就失去了最为基本的判断力。

在宁安的蛊惑下,君襄公不知不觉的就把矛头对准了姜铁心。这其实也跟姜铁心的乞活军太厉害有关系,平日里君襄公其实暗地里都是隐隐把乞活军作为一个要防范的对象。

这会宁安说姜铁心有野心,正好印证了君襄公心里一直提防又不敢说出口的事情,当然就立刻让君襄公觉得这就是姬放被害的缘由。

为人君者,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权力被被人所夺走。一旦失去了权力,可就万劫不复了。对任何有能力夺取自己权力的人进行打压,是所有为人君者都要做的事情。

君襄公忍不住大声呼喊:“我儿死得太惨了,我要给他报仇。”

在场的众人都跟着君襄公的意思走,倒是已经无官无职的何福康更为清醒一些。他跟君襄公说道:“国君,一定要冷静。”

“你敢给姜铁心说情?”

何福康一听这话,就连忙摆手:“不会,我怎么会给他说情。我跟姜铁心虽然说不上有不共戴天的大仇,可是我被抄家跟他脱不了干系,怎么会帮他说情?之所以老臣要这么说,完全是站在国君的角度。你想想看,姜铁心是什么人,他可是一个打败了淮恒侯的英雄。他领兵打仗的本事那么强,一旦他真的想要反,恐怕能够在顷刻之间就让君子城易手啊。”

君襄公当然知道姜铁心的本事,否则当初就不会把君姬嫁给他,而是直接夺了他的军权。这会虽然君襄公头脑有些发涨,可是还没到完全失去理智的地步。他想了想,然后跟何福康说道:“丞相,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何福康都被抄家了,自然也就不是丞相了。可是现在君襄公再次喊他丞相,让他觉得或许自己又有重新出仕的希望。他笑了笑,然后跟君襄公说道:“为今之计,就是把城门关起来,让乞活军不能再次轻易进入君子城。之前乞活军轻易夺门入城,是因为城卫军跟东宫亲军打成一团。可是如果现在把他们驱逐出去,城卫军应该就有能力守住君子城了吧?”

姬行听到何福康把皮球踢过来,他也是政坛老手,自然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匹配现在的位子。所以连忙说道:“那是自然,不过前提就是得让现在这些已经入城的乞活军出去。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卒,都得从君子城出去。如果他们还留在城里,那么外面的乞活军想要进来,自然就像进入无人之境一样容易。”

君襄公听完这话,就跟姬行说道:“大将军,无论如何,此事还是得你来安排。这样吧,寡人下一道旨意,就说让那个乞活军尽数出城,以防备那些跟卫明忧有联系的神武军的偷袭。

你有这一道旨意,就可以让那些乞活军从城里出去。我也会下一道旨意给姜铁心,这样他在还没有彻底竖起叛旗之前,就不得不听从圣旨的调遣。

事不宜迟,你立刻就去做这件事。”

跟姬行说完以后,君襄公接着跟何福康说道:“丞相,你不是跟神武军还有联系嘛。就通过你的侄儿去影响神武军,告诉他们卫明忧已经死了,让他们切莫自误。

这些已经来了君子城的神武军就不要回去了,正好可以用来围困住乞活军。待到乞活军被神武军围困以后,寡人再让君姬跟姜铁心劝谏一番。好歹也要让他放下军权,寡人未必不肯留他一命。”

“老臣遵旨。”

得了旨意的姬行跟何福康各自去做事,君襄公也没有休息,甚至顾不上忧伤,而是在大殿上联络城内有分量的文武重臣,势必要把姜铁心的乞活军彻底困死。

宁安也被留了下来,甚至有时候他会觉得君襄公比自己还要热衷此事,让他觉得自己是不是给君襄公一个恰到好处的借口。或许没有他,君襄公也早就想要这么做。

只是姜铁心的乞活军,数次救君子城于危难之中,所以才没有匆忙下手。否则就是逆民心而动,只会让君子国的臣民都同情姜铁心。可是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姜铁心担上了一个谋害储君的名头,也就是让君子城的臣民在不同程度上唾弃他。

虽然姬放先造反,可是只要君襄公没有将他的储君之名夺走,他就还是储君。姜铁心平叛是好事,但是不能杀了姬放。而且这还不是在战场上击败姬放,而是用不光彩的手段,就更让君子城的臣民看轻了姜铁心。

宁安想通了这一点,也就知道君襄公或许只是借用了这一点。他接着就有些担心,会不会君襄公一开始就看明白了这一点,只是有意不说出来罢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