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建言:学宫  我在大秦做大官儿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正是二人!”

“萧何却有治理一方之才,曹参此人,可没有出彩之出。

且那萧何习之黄老学说,与法家学问相冲。”秦始皇道。

至于如何知道二人,对于千古一帝来说,若连张羽这种重点人物搞的动作都不清楚,就称不起这名号了。

“曹参此人,虽无多少出彩之出,但做事依规矩,好学习,亦有点勇武。

能当将军,亦可治理一方。

至于萧何,其能能让郡府多次征聘,自然对治理有一套方案。

至于所学流派,臣看来其实无关大雅。”张羽回道。

“既然你如此看好二人,就带上他们一起去北方吧!”秦始皇看着张羽道。

“诺!”

“你不问问我让你去北方做什么吗?”

“陛下自有陛下的打算,若陛下欲告知,自然会有命令下达,臣当奉命而行。”张羽拜道。

“扶苏在北方,他现在需要有个人给他醒醒脑!”秦始皇目光悠悠道。

“臣明白了!”张羽点头道。

“你对秦人才匮乏这事,可有看法?”秦始皇看着张羽道。

“这!臣确实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张羽迟疑道。

这是张羽准备与扶苏搞的,毕竟要在将来占据高位,必然要体现自己价值。

“说说吧!”秦始皇示意道。

罢了,日后再弄其他的帮助扶苏吧!:“臣觉得应该创建属于大秦的学宫!”

“学宫?”秦始皇皱眉道。说起学宫,不得不让人想起稷下。

“不错,臣这些年与师父学习兵法,韬略时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大秦教化不足。”张羽严肃道。

“继续说!”秦始皇示意道。

“臣发现,自秦立国以来,就在教化上落后于东方六国,商君变法后,秦虽日益强盛,最终一统六国。

但秦国能治理国家的却寥寥无几。

特别是商君变法以来,奖励耕战,使得秦国各个君主皆以发展军力为主。

以导致秦数代君王以来秦相等文职大多以六国之人为主。

吕不韦、襄侯、芈太后、华阳太后、苏秦、张仪等等。

遂形成秦产名将、六国出士的畸形局面。”

“听你一说确实如此!”秦始皇闻言,细数秦与六国的关系,却是如张羽所言。

“现在秦一六国,六国学院破灭,书籍收于咸阳,秦已难以向未统一前一样靠招贤令招募人才。

所以,臣创建学宫培养治国安邦的文才势在必行,但臣还未想好细节。”

“能看到长远的路,确实不易。

此事我会与丞相等人商议,这学宫确实的建。”秦始皇点头道。

“臣对建学宫也有点小小的看法!”张羽见自己提出此事,却可能与自己无关。

于是想插上一手,至少到时秦始皇说起,也许会被记入史书,自己才是倡议人。

“什么看法?”

“稷下学宫陛下也知道,其中学子学习完后,都靠其所拜老师名望来获得仕途,这是弊端。

亦不利于大秦这样一统的大帝国,因为容易在朝中形成党派。

所以,这学宫的宫长当由世代帝皇主掌。

如此一来天下学子皆是陛下门生。”见秦始皇点头,张羽继续道:“其次,学宫是为大一统的帝国服务,自然不能光培育治国安邦之才。

像匠作、医术、外交、农事、等等方面人才皆要培育。

再者,培育的人才需要择优选取,这就需要一场场考验来测评学子对知识的掌握和对自己所学如何应用考核。

为用一定的分数来评估其所掌握的才能,再根据其评分下放乡、县历任,以政绩决定其升迁。

这些就是臣的一些愚见。”张羽大致说了方向,拱手拜道。

“汝之想法已接近成熟了,想来你思索已久吧?

北方就不必再去了,比起扶苏而言,帝国更需要你。

在我东巡结束后,希望你与李斯等人能拿出关于建立学宫的具体方案,此事关系大秦千秋伟业,一定要严格把关。”

秦始皇听闻张羽所言,改变了让张羽去北方的决定。

听了张羽的分析与建言后,秦始皇明白,学宫的创立,才是重中之重,它比长城还要重要。

“诺!”张羽闻言,拜道。

“听说你在沛县下聘礼准备迎娶沛县吕公二女?”

“臣已二十有三,是时候成家立业了!”张羽闻言摸摸头道。

“既然你为大秦献此千秋大业之计,朕亦不能亏待你。

就封其二人为郡主,你们以公侯之礼完婚吧!”秦始皇沉默会说道。

“臣!谢陛下隆恩!”张羽闻言,激动拜道。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