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六章 因噎废食  影帝之巅峰演技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要看程风的《龙门逆旅》!”朱恩娜毫不客气的说到。

“唉——!”一声无奈从一旁驾驶位上发出,随后朱智勋颇为不悦的说到:“你应该支持我大韩民国的本土电影,外国的电影应该少看。

再说了,这部《龙门逆旅》还和你哥哥我的电影是竞争关系!

崇洋媚外是不好的!”

“可我同学说,这部电影是可以成为一部经典的电影,凭什么不看!”

“拉倒吧,他们的电影这几年有什么好的,这个不能拍,那个不能写,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用他们的话说……嗯……叫什么戴上了紧箍咒。

再好的文艺工作者,在没有土壤的情况下,被野蛮的胡乱切割,弄出来的也只能是残次品。

你看看我们大韩民国的娱乐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向亚洲输出甚至是欧美,就是只有你们想不到的,没有我们不敢拍的。

他们是无法明白的,好的作品都是在淤泥里长出来的,淤泥看似肮脏,可是正是因为有淤泥才会长出莲花。”

“哥,什么淤泥什么的,我怎么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这你就不懂了,就相当于任何人写作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开始慢慢练习的。

很多文章看似毫无价值,可是正因为这些文章不断的累计,后人模仿前人,再加上自己的东西,累计积累到一定程度,厚积薄发下爆发出好的作品。

试想一下,把这些平庸看似无聊的文章连根刨了,就这么平白无故的让好文章从石头里蹦出来,这不是开玩笑吗。

飘在空气里的莲花,没了淤泥能活多久?淤泥看似肮脏却给莲花提供着养分,把一个池塘的淤泥全铲了,能长出莲花才怪!”朱智勋说到这里,不屑冷笑。

朱恩娜点了点头,她现在似乎明白过来哥哥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

“不过,程风的电影一直非常好看啊!”

“是啊,可程风的电影也不是平白无故变来的,也是汲取了前人的经验,加上现在人自己的见解,融会贯通后才诞生的。

可惜啊,我其实私底下有了解过,他们那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方却没有办法爆发出来,你就看我们的电影《与神同行》,不也是汲取了华国早就有的文化元素拍出来的吗,可他们为什么会白白浪费掉?”

“唉!谁说不是呢,守着一座金山不让花,我也不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钱花出去才能换来等价想要的东西,不过无所谓,反正是外国他们自己的事情,我们瞎操什么心。”朱恩娜嘻嘻哈哈说到。

“也好,我们去看看程风的《龙门逆旅》到底有什么不同,顺便借鉴一下,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兄妹二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开车行驶到家附近的影院,二人买好电影票,找了一处餐厅美美的吃了一顿。

看着放映时间差不多了,便匆匆来到影院内看起了这部叫做《龙门逆旅》的电影。

兄妹二人,坐在椅子上,等待着这部电影的放映。

碧天,黄沙。

黄沙连着天,天连着黄沙。

远远望过去,一面发黄的大旗正在风沙中飞卷。

大旗似已远在天边。

孤店似也远在天边。

荒凉、肃杀的画面,随着茫茫荒漠,逐渐拉开新的江湖帷幕。

正如朱智勋所言,很多的优秀作品都是汲取了前人的养分,再加上今人的见解,融会贯通才诞生出来的。

《龙门逆旅》也是翻拍胡金铨的《龙门客栈》。

龙门,原指山西河津与陕西韩城之间,旧设关隘,在胡金铨的作品里,它地处苍山峻岭、云峰叠翠。

而在徐刻手中,它则换了一个气候风景,放诸与黄沙万里的冷峭戈壁中。

这就是汲取他人之养分,加上自己的大胆创新。

先秦谓侠客犯禁,汉时载豪侠仗义,唐人开疆拓土,军功豪迈,墨客开始大范围歌咏“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为了让社会接纳昔日的不轨之徒,他们憧憬侠士应该为国建功,从此塞外大漠,竞相染上了侠气。

古龙的楚留香,金庸的白马,梁羽生的杨云骢,都曾被描述于猎猎西风与黄沙里独行。

在极端自然环境的逼迫下,人与天地之间的对峙,流沙、龙卷风,皆是如此。

武侠片里的客栈这一题材类型,最初也是模仿前人,才出现在荧幕上。

这个题材,当初就是从传统戏曲舞台演化而来!

这就是属于淤泥的供养!

胡金铨认为客栈是最富戏剧性的场所,很少有哪个地方,能像它这样空间和时间重叠,一切冲突都可能在这里爆发,于是就有了《大醉侠》、《迎春阁之风波》等“客栈四部曲”,金庸写郭靖黄蓉密室疗伤,也提供了类似的视角。

各路人马逐一登场的客栈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