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第三节 两重天  汉国往事第二部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那看起来只能窝在这边了。”天依蹙眉。一想到她们今天要被关在府中,她忽然感觉自己和外边世界的联系都被切断了。

“没事,明天再去嘛。我相信那家人能把老头的病治好的,只要他们不再让老人吃冷食,按时间供给他暖热的环境。只要他吃了东西下得出来,就没事。”

“那今天在府中做什么呢”天依靠在椅背上。

“我们不妨去看看那些工匠们的雕版印刷搞得怎么样了。听说是有一批工匠在搞,也不知道他们搞得如何。我们趁今天刚好可以过去看看。”乐正绫道,“你要有兴趣,一会我们就过去。”

“这个好。”

两人一拍即合。又在椅子上坐了一会,她们便起身,前往府中木工们聚居的地方。

匠人梁今日无事,正围观其他小木匠人刻字呢,刚好转头一看,就在门口见着了她们。

“哎,洛先生。”

这个匠人还是保持着他前年对天依的称呼。毕竟天依在同他们一块试桁架、教算术、推广拼音文字的时候,还在给赵小姐做先生。

“老梁!”天依和他打招呼,“好久没见啦。”

“洛先生真是稀客。二年以来,就不常会面了。今天如何有空来这?”

“这不,我们来参观参观如何印字的。”

“这印字的法子,不是说也是洛先生传出来的么?”

“是啊,但是具体在汉地落实,还是要靠诸位巧匠们。所以我们来看看,看进展得如何了。”

“那咱们一块。”

老梁遂请她们到了工坊中间。他正在看的是一个工匠雕版的技法。那木匠拿着一小柄木刀,孜孜不倦地将字旁边的空白剔掉。

“这真是细活。”天依小声说,“是需要识字的木匠才能做这件事吧?”

“我们大家都不识字除了洛先生教给我们的那套文书以外。”

“那这字是如何写的?”

“府上这个活事有专门写字的人。”那木作工人介绍道,“他先用墨写了字,然后反贴在木板上,我们再把它周边的地方剔掉,我只需要剔就行了。”

“嗯。我先前还在担心,上回介绍的时候我还没把这个说出来,看来这点也是无须介绍的。”乐正绫点点头。

“这刻的是什么?”

“府上给的文书,我也认不出是什么。”木匠说。

天依仔细看了看上面用墨笔写的字。从这些字迹看,她能够辨认出,这是一本此时代流行的儒家典籍但是没有流传到后世。或许这同吕聿征书店里那本是一样的。依靠着雕版印刷的威力,它或许能复制出成百上千份,从而避免失传的命运,为后世留下财富。

当然,伴随着雕版印刷的发明,还有一件问题会出现提供复制的手写本并不会是最好的版本。在写本时代,善本和劣本都能够通过传抄传承,但是到了雕版印刷时代,这本著作只要选取一个版本为底本开始刻印,这个版本依靠大复制量就会淘汰掉其他大部分的写本,劣本从而也有机会淘汰善本。不过比起印刷术的好处来说,这个问题是可以被接受的。

“你们除了刻这个,是不是还能刻一些音书?”天依进而道。

“是能,但是我们都不懂书,刻是能刻,就是不知道刻什么。”

“我们可以用音书写一些木匠用得上的文章,给你们刻,譬如各种算法。”天依的脑筋转得很快,“如果你们可以把音书教给其他木匠,那他们不识文书也可以读懂了。这样关内关东的木匠们技艺就更能长进了。”

“我们还得把这些技艺传给他人么?”匠人梁有些踌躇。

“把这些技艺传出去,我们大不了还可以琢磨更精进的。”天依说,“只有天下的匠人都巧了,天下才有更多的器具给农夫、更多的食粮给人吃。我们总是要为子孙计。子孙凭了这个技巧可以一直有活路,但是天下乱了,具体一家一户的活路总是要到头的。”

“天下还会乱么?”

“这个汉地,我说不好。我们海国,从前平均一百年就有一次翻覆。”

“海国风俗和汉地近否?”

“还是蛮近的。”

那个匠人才开始认真地考虑天依刚才说的话。不管他认不认可这个观点,天依已经决定挑选一篇文章作为音书的第一篇使用雕版印刷传播的文章,不论它是什么内容。虽然这个时代认识这一套文书的还没有多少人,但是这种实验总是具有开创价值的,早做一点不是什么坏事。

第三节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