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第三节 引入浑地说  汉国往事第二部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恋人把头低了下来。

皇帝被宫女和寺人簇拥着,一进入宫中,三十多位臣属便齐刷刷地下跪礼拜,将头几乎埋入席中。天依闻到的是一股浓郁的竹子气味。

汉地、楚越之地和河西的皇帝在席上安安稳稳坐定,华贵的衣服被侍女们整理得气派妥帖,他才托立于阶下的侍者传话,表示人们可以起来,正常地谈事。

“谢陛下。”人们众口同声,从席上坐起来。两个海国人虽然起了身,但仍然不敢抬头望向君主的方向。

“今天是申都尉在陈仓上测日回京的吉日,”这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用一种典雅古老的腔调训令道,“测得的日数也尽归藏。朕召大农令、太史公、骠骑将军、从骠侯、测日都尉、诸吏士,通书什诸爵士夫人咸来,便是为的此事。测得的日数能在天道上说明什么?”

“陛下,无论是八月绘成的关内都邑经纬图,还是秋分至冬至的测日所得的日数,都是通书什的两位夫人引入的海国学说。”太史令向皇帝报告背景,“在测日之前,臣同大农令就召过她们入府辩难,对此说有一些了解,可为陛下引介……”

“既然二位夫人都在这,朕今日就不听你说了。”汉武帝展展袖子,“朕想听她们亲自来说,这一套测日得的数能够说明什么。”

说罢,他望向伏身最深的两个海国人:

“就算在中国,不也存在浑天、盖天、宣夜等说么?海国技法精妙,朕去岁已知晓了。学说不同实乃常事,你二人畅所欲言便是。”

“唯。”乐正绫和天依连忙跪下来向皇帝再拜,询问她们能否离席站立,并表演日地模型。这个请求获得了皇帝的应准。

乐正绫仍然承担了说解理论的分工,天依将车上准备好的日地月三球拿出来,负责摆弄造型。

“我们那边的学说同浑天说、宣夜说等亦有相同之处,譬如浑天说与盖天说相比,海国人就支持浑天说,即地上地下皆有星宿,只不过不若浑天说认为地分上下,南极只在地下可见,而是地也同日月星辰一样,是一个圆球。人站在球表面的每一点上,都是上天下地。我们在地球的北面,所以能看到北辰,看不到南辰;但是倘若往南直行万里,就能看到南辰,看不到北辰。”

“有南辰?”这个问题对汉武帝的世界观形成了一个冲击。

“按照她们海国的学说,有南辰,且南辰能见。”太史令司马谈向他汇报。

“所以我们海国是将世界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北半球能见围绕北辰旋转的群星,南半球则能见围绕南辰旋转的群星,而在南北半球交界之处能够同时观测到南辰和北辰在南北两翼,中间群星旋转。其实并非群星围绕它们旋转,而是我们地球在沿南北极的轴心旋转。这个旋转也才产生了昼夜:我们这边深夜,我们脚底下球另一端的居民白昼;那边白天,我所深夜。”

阿绫一边说着,天依一边举着象征太阳的灯火,请楼昫秉着,她自己旋转地球。这个地球模型由一根木棍串成,上面用红色的地方画了汉境。随着地球旋转,汉地不停地被火把照到,而又照不到。

汉武帝端坐良久,不置一词。

“这就是海国的浑地说。”太史令向他禀报。

“那生活在下面的民人如何保证自己不掉落到虚空之中呢?”汉帝进而提出了这个问题。

“宇宙虚空当中没有上下。”乐正绫继续低着头说,“任何物体有自己的重量,重量会产生一个力,把它旁边的轻物吸附。譬如我重百斤,车重千斤,屋重万斤,这个力尚不强;当有物如同大地一样重时,它就会将表面的我、车、屋都稳稳地拉向地心。地心方向就是下,地外方向就是上,是这么理解。星辰之间也有引力,月亮较地球轻,在虚空中被地球拉着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也是由于太阳比地球重百倍,以力将地球拉着。由于月亮轻,所以月亮对人的吸附的力不似地面那么重,人倘在月上一跳就能几丈高。”

“月上?”众人议论纷纷,不过骠骑将军稳坐席上。他早已听说过海国人能入天了。

“月亮距地不过百万里,大概是九十五万里。造飞船,以液氮发极猛火,克服地心的吸力,推船出地入天,可往返月球。四十年前已有人上过了。在月上观地,如地上观月耳,不过地球颜色多彩,因为有云气、海洋、广陆。总的来说青白相间。”

“陛下,此说极玄,然而海国人言之凿凿,且她们这套浑地说,确实能同浑天说共有,还能解释昼夜、四季等事。这三月来测的日直射点,显然是日直射点正在移往南天,也就是那边入夏,汉地入冬。”测日都尉报言。

“朕知道,既然能助朕丈量城邑,测绘地图,想来还不是一般邪说。”汉武帝只是说,“倘它能同浑天说交融,就好。”

“今后朝廷可置一浑天仪,再置一浑地仪。使者在浑地上奔走,在万里以外到了新地,见了新星,甚至真见了南辰,就可以标在两仪之上。只不过,长安正南要到可见南辰之地,得走海路,沿海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