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第三节 开枝散叶  汉国往事第二部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者的口中。

二人不宜太打扰店里人们识字的事业,故在外面侧耳听了听窗棂里面的朗朗书声,寻移步离开,在人群的注视下前往办贷所的方向。围观的人群里面颇有闲者一路尾随过去的。霸陵虽然也是个豪贵盈路的地方,公乘夫人不是一个大位,但她们在坊间的风闻就跟李广一样——李广虽然大小七十战、白首未封侯,但是民间视他为一员名将。

“阿洛、乐正姐,你们真是出名了。”晏柔看了看身后跟随的人群,“这么多人跟着你们。”

“毕竟闲人多嘛,我们也是闲人。”天依笑言,“这些时日我们也常来市上,算混了个脸熟。”

“不过阿洛怎么突然打起放贷的主意?”晏柔咬咬唇,还是决定将她的疑问说出来。听说她们要去自己办的放贷单位逛逛,她才知道原来两人已经在市上从事这种行当。

“小柔,洛先生她们设这个办贷所,我是时常搭她们往返的。”不待天依解释,缪叔对她说,“和一般放贷的人不同,她们放的贷有两种:一种是时下正常的贷,利息和其他放贷的人类似;一种是专放给她们要放的人,年息跟没有差不多。”

“后一种都放给什么人?”

“农民,或者其他人合成的组织。”天依用手掌比着,“其中之长由大家选出来,并且这个贷出来的钱是用于种植、畜养、做工等方面。比方说吧,我们刚贷给高陵城外的一个叫杨村的地方,那个地方合成了一个协田社,我们贷给他们六万钱,他们自己内部又合资六万,现在全村买了耕牛,已经开始春耕了。”

这一种组织晏柔听着很新奇。

“原来是这样。我以为二位也和市上的一些人学坏了,开始了放贷的活事……”

“那确实不能否定。”乐正绫说,“当然放贷也是存在的。向其他的人或者商行放贷,要他们质押,年利二十分,还不上就叫帮人去他们那边堵门,这事我们也干。但是我们的精神就是要把这些滚起来的利从城里投送到乡下去,让乡间更多村庄按我们的法子组织起来,在各方面都有好处。一方面,村里不再是令出一人、独断专行,每家每户都要保有自己的权势;另一方面穷苦的人也有机会致富,而且该组织最好保有一些自己防卫的水平。比如说,闹了瘟疫,村庄自己能防好。一会到了所里,我让他们把已成的杨村的那个章程给你看一看。”

晏柔虽然对她们做的事的细节不清楚,但是她明白了,先前天依在教她的时候曾同她说过,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她们是剥削城里的有余来奉乡间的不足,并且用有余的钱让那些不足的人足起来,还兼有些其他效用。这确实是海国人做事的风格——她去年面对赵定北和莫公子往往无什么话说,对府上的工匠仆役奴婢却颇近。自己得了病的假消息就是她借给男仆们送冬衣时传给他们的。

几人慢慢行到了办贷所设立的地方。天依从执事手中拿下杨温协田社交给办贷所的章程副本,让晏柔看,顺带跟所中的人询问同那两个村子的贷款手续做得如何。由于该章程是给村里使用的,所以那位写字先生在成文时使用的大部分是常用字和俗字。这让简单识字的晏柔的阅读过程变得颇顺利。她一边读着,一边体会阿洛和绫姐姐蕴含在其中的她们对新农村组织的远景,试图去深入理解她们现在所做的事。

就在她读着章程时,从门外忽然走过来几个人,夹着一份木书,向当值的柜员表示长陵那边也成立了一家协田社,连章程都起草好了。

天依走到柜台边,询问他们是哪个村子来的。

“长陵东乡井阑里。”打首的人说,“我家老六听说这霸陵有这等事,所以我们兄弟也在那边兴起了一社,合了资,打算做一番事业。”

“好啊,很好。”天依笑起来,“这真是开枝散叶、遍地开花了。”

不过她见来的几个人并不像前些日子来借贷的村民代表,在神情上,站得靠后的两个人有些不同寻常的肃重感。以往接待村民代表时,由于所涉的金额巨大,村民也常有紧张者,但那种紧张同此种肃重似乎有区别。她于是问了问他们是否都是亲戚关系。在得知前来的人都出自一族以后,天依仍然请他们进屋饮茶。她得延留他们更长一段时间,观察这班人具体的态度。

——第三节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