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一石二鸟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多变,不要轻举妄动。”

然后他不顾后者眼中的不解,径直回到府上。

此人是当今的黄门侍郎荀攸,而他口中的伯求和公业则是侍郎何颙和郑泰。

荀攸到家之后,直奔书房。书房中有一位和他打扮相似的儒生,正是他的叔父荀彧。

荀彧曾任守宫令,他弃官之后,带族人到冀州避难,如今袁绍在渤海广招贤才,欲请他做谋,待为上宾。他欲邀荀攸一同投效到渤海去。

荀攸走进书房,对荀彧说道:“叔父,今日洛阳出大事了。”然后他将告示的内容及何颙有所图的事讲给荀彧。

荀彧放下手中的竹简,沉吟片刻,言道:“如今董卓势大,耳目众多,如果何颙真有所图,必然难以成功。如今弘农王出走,董卓诬其叛乱,形势亦不容乐观。”

如今董卓弄权,皇城内外形势变幻莫测,天下英豪风云际会,传了一百六十五年的汉室江山已经岌岌可危。

弘农王刘辩是权力争夺的牺牲品,他的遭遇只是这乱世的一个缩影。

荀彧曾在宫中见过刘辩,举止轻佻而懦弱,虽无大过,却也难兴,非中兴之主。

刘辩居然从董卓眼皮子底下逃走,还占领了弘农,有些超出他的判断,令他有些惊喜。

荀攸没有与郑泰同去,是在投效弘农王和参与密谋之间做出了选择。荀攸此行去投弘农王,不知对于荀家是福还是祸?

荀彧看了一眼立在身前的荀攸,长叹了一口气,言道:“看来公达心中已有定论,不会与我一同投袁本初去了。也罢,人各有志。”

荀攸见叔父已经猜透自己的心思,并无反对之意,心下大喜。

随后叔侄二人促膝长谈,讨论当今天下形势,直至深夜。

翌日清晨,荀攸遣散全部家丁,与荀彧一同出了平城门,随即各自分别。

荀彧往东投冀州渤海去,而荀攸则往西,直奔弘农城。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