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芳林之约,洛舍之旧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众经历过“十常侍之乱”的老臣忆起往事,皆有些感伤,朝堂中居然出现了抽泣声。

董卓听着刘协的话,心中道:“若弘农王未等陛下先行,我未同时遇到两人,是否还会再行废立之事?应该还是会的,毕竟想要掌握权力,需要一个小皇帝。”

这时,一直站在董卓身后的王允站出来,说道:“陛下仁德,臣以为左将军仁爱谨慎,尽忠职守,确实是弘农傅的不二人选。”

百官见王允站出来,纷纷附和,他们见九岁的刘协能讲出这般话,心中感怀社稷有救,大汉未亡。

虽然百官对刘协的话非常赞同,但他们知道最后拍板的还是董卓。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皆看向董卓,他并未讲话,便已是殿中的焦点。

只见他缓缓张口,说道:“陛下仁德,愿意宽恕弘农王。百官忠义,知陛下诚乃明主。然本相不同意。”

言毕,他拿出早已拟好的圣旨令人呈给刘协。

刘协望着圣旨上的内容不住叹气,最终说道:“那便依相国之意吧。”

董卓闻言,大笑而去,独留刘协与百官无奈地站在原地。

如今这崇德殿内,果真是董卓一家之言。

刘协命人将董卓拟的圣旨盖上玉玺,加急送往弘农城。

董卓在朝堂大发神威,众人奈他不得,弘农城该何去何从?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