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三将围城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黾池县,黾池城,东门。

董越瞧着一路向西去往陕县的背影,长叹了一口气。他几秒前还是一脸笑容地送别相国使者,现在却是一脸无奈地唉声叹气。

董卓给他下了一个命令,命他与吴匡、张璋等人一同进攻弘农城。

这个命令让他十分头疼,弘农城虽然不是固若金汤、无懈可击,但西凉军的几次攻城全部无功而返,还折了好些将士。

算上第一次被刘辩扫地出门,他已经在弘农城折戟两次了。

不论如何,弘农城绝对不是他的福地。

某种意义上,他是不愿去进攻弘农城的。

但是,军令难违,他不得不点齐兵马,准备再次向着弘农城出发。陕县、湖县离博杨城较近,他必须要尽快出发。

……

董越在黾池城磨蹭了半日,又在路上磨蹭了一日,才赶到弘农城。

吴匡、张璋两人已经等候多时。

董越此行共带了三千兵马,吴匡、张璋各带了两千兵马,三将总计带了七千兵马。

弘农城城墙上,刘辩看到敌人只有这些人马,怪不得荀攸要说他们出工不出力了。

弘农城此时有守军五千余人,又有皇甫嵩、张辽、高顺、曹性等将领,足以与敌军正面一战。

不一会儿,董越、吴匡、张璋三将汇合一处,往弘农城北门外进军。

三人引着各自的士兵立于北门外五百米处,而弘农城一方,根本没有一个人出来,连城墙上都看不到一个像是管事的人。

刘辩、荀攸等人早就各自找一个暖和一点的地方歇着了。

董越、吴匡、张璋三人并不想攻城,一是他们带的兵不多,二是因为攻城的损失过大。所以他们并未急于攻城,而是在城门外等着城内的人出来,再派一两个军侯斗将,不敌撤走。

这样三人既从了董卓的军令,又不会损失多少军士。

关东战场尚未分出胜负,他们要保存一些实力,等将来胡轸、杨定那帮家伙兵都打光了,他们上位的机会也就来了。

但是三人在城门外站了半天,城内也没人出来,场面有些尴尬。听着身后将士议论纷纷,三人的脸面也有些绷不住。

吴匡催马向前走了几步,对着弘农城的方向吼道:“我是相国麾下大将吴匡,奉相国之命讨伐弘农城,请弘农王出来答话。”

弘农城内异常安静,除了一只路过的乌鸦叫了两声之外,并无其他声音。

吴匡无奈,只得转身退回阵中,对董越、张璋两人说道:“看来弘农王是告诉我们,要打来攻城,不打滚。”

张璋闻言有些恼羞成怒,骂道:“弘农城上下都是锁头乌龟吗?乌龟弘农王?名字真的很配。”

张璋的话引得身后军士一阵大笑。

这时,弘农城上突然闪出一个人影,正是挨了骂的刘辩。他对城外吼道:“张璋,我念你是大将军麾下旧将,本想放你一条生路,看来你是自寻死路。吴将军、董将军,你们若退去,本王决不为难。”

说着,弘农城北门打开,皇甫嵩、伍孚、张辽、高顺、曹性、皇甫元依次走出,秦远和梁宇也已悄悄出了西门和东门,埋伏在两侧。

吴匡见刘辩出现,言语中提及旧事,无奈地说道:“王上,军令在身,得罪了。”

董越则盯着刘辩身后的大黑个,对方也在盯着他,两人眼中没有敌意,只有亲情。

他从董卓的使者那里得知董云已经投效到吕布麾下,性命无虞。如今董横投效弘农王麾下,性命亦无虞。

两个弟弟性命无虞,他这个做大哥的便安心了。

他看着城墙上的董横和刘辩,说道:“弘农王,今日胜负孰未可知,休要猖狂。”

言毕,他身后一名体型魁梧的校尉站出来,说道:“某愿为将军拿下第一阵。”

此人董越识得,董云麾下的第一战将冯恢。董云离开黾池后,他麾下的将领自然尽归董越。

董越见冯恢请战,沉吟了片刻,有些不舍得。毕竟张辽、高顺两个都是一骑当千的大将。若冯恢对上两人,根本毫无胜算。

他对冯恢说到:“叔弘,稍安勿躁。”

冯恢闻言,顿时蔫了下来,没了原本斗志昂扬的模样,似乎对董越的决定有些不满。

这边董越命麾下校尉回归本阵,那边张璋却派出一员猛将。

那人身形魁梧,声如洪钟,手持一把狼牙棒,模样十分骇人。狼牙棒在他手中犹如普通棍棒一般轻盈,一棒下去,仿佛能砸碎巨石。

他手中狼牙棒指着一位小将,脸上傲气十足,颇有些挑衅的意味。那名小将正是高顺。

高顺挺枪冲出,枪如灵蛇,并不与他硬对,绕着狼牙棒攻向他的胸腹要害。

他与高顺交战不到五回合,被高顺一枪挑落马下,没了性命。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