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虎牢关之战(下)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永为一块滚石砸中而死,义军阵中众将一阵惋惜。

刘岱拦住了意欲拔刀的王肱,示意他现在还不是时候,后者只得松开手,暂时作罢。

袁绍在示意第二拨攻城队伍上去之后,再次挥手,一队刀盾手掩护着众多弓箭手紧随其后,开始对城墙上的士兵进行压制。

一轮箭雨过后,城墙上的守军损失惨重。

杨定见状,命令弓箭手回击,又命人从城下调些人手上来。

这样一来,义军攻关军士的压力就小了很多,开始有人登上了关墙。虽然他们很快葬身在关上,却为身后的战友拖延了时间,更多的义军登上了关墙。

这种情况直到魏越、成廉、董云等队前来支援,才转好了一些,逐渐将关上的义军消灭,堵住了缺口。但仍有两处被义军所占据,无法完全消灭。

这两处的义军分别由第一拨的夏侯渊、第二波的张飞率领,与西凉军进行肉搏战,僵持在一起。

两人勇冠三军,非一般人可比。

双方战得正酣,激烈拼杀,从太阳出山杀到太阳高挂,各有数千名将士殒命于此。义军的折损要多一些,接近万人,还有数名将领倒在了虎牢关下,比如桥瑁麾下的王永、袁遗麾下的张熙、张超麾下的严隗等人。

关墙上满是血色,关下的尸体堆积如山,战况异常惨烈。

袁绍见已经取得一定战果,又继续派出第三、第四拨攻关将士,这其中不乏曹仁、淳于琼这样的勇将。

随着进攻队伍的增多,虎牢关上的义军将士越来越多,犹如一颗石子落入水中荡起的波纹一般,扩散开来。

面对潮水一般的义军,即使强如吕布这样的猛将也只能保住一隅不失,无法杀退多如牛毛的义军。

在义军的凌厉攻势之下,西凉军节节败退。

最终,吕布、杨定两将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弃关而走,引着各自的队伍往洛阳的方向,且战且退。

义军打开虎牢关的关门,鱼贯而入,竞相追在西凉军屁股后面冲杀。

吕布、杨定两人并非一味地后退,又组织了三次反扑,极大地杀伤了追在最前面的义军。

这一过程中,双方进行直接的肉搏战,又各自损伤了近万名将士。

直至西凉军一心逃走,义军也停在原地,休整一番。

这时,义军内部开始出现了分歧。

以曹操、公孙瓒为首的太守、刺史们欲一鼓作气追击败走的西凉军,而以袁绍、刘岱为首的太守、刺史们则认为大军方才经历一战,需要退回虎牢关休整一番。

最终,义军兵分两路,曹操、公孙瓒、张邈、张超、鲍信五人率领本部兵马共四万余人往吕布、杨定逃路追去。

义军士气正盛,不一会儿,便追上了西凉军。

西凉军且战且走,一直往大伾山方向撤去。

……

虎牢关。

曹操等人率部追赶吕布、杨定率领的败军,袁绍则与剩下的人返回虎牢关,驻扎于此,暂作休整。

驻扎后,袁绍召众将并许攸、逢纪、荀谌几位谋士到帐中议事,唯独没有请荀彧,大概是为怀县的事耿耿于怀。

荀谌才从袁绍帐中出来,荀彧便将他拦住,问道:“四哥,今日帐中都讨论了些什么?”

荀谌见是荀彧,拉着他回到自己帐中,将帐中之事一应与他讲了,“子远说若大伾山有伏,曹孟德等人的大军恐要折掉一半。”

荀彧闻言大惊,言道:“今日攻关有些容易,子远此言与我不谋而合。将军既已知此,缘何不派一支兵马前去接应,或大军直接开拔碾压过去。”

荀谌闻言,只是叹了一口气,没有言语。

想毕他是已经与袁绍提过了,只是后者没有听从,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罢了。

义军行进至今已有三日。这三日间,公孙瓒、曹操两支队伍表现得异常抢眼,而张邈、张超、鲍信又与曹操关系亲近,恐怕某人想借此故意打压一番。

荀彧摇了摇头,心道:“希望这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

成皋县,大伾山。

曹操、公孙瓒等人掩杀了一阵,又追了西凉军六里,来到大伾山附近。

众人只见前方大路两侧山林茂密,一眼望不到头,林间云雾缭绕,异常安静,只有旁边溪水潺潺,再无其他。

曹操率军行在最前,只觉得前路安静得有些可怕,担心会有埋伏。他勒住战马,不再往前走一步。

公孙瓒、张邈、张超、鲍信率军跟上,见他不动,询问缘由,他一一与众人解释。

众人闻言,皆认为他的担心不无道理。

张超正要派麾下功曹臧洪带一队人去前面侦查,突然前路传来喊杀声一片。众人只道是伏兵按耐不住杀了出来,定睛一看,原来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