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回 林表明霁色,魂断增暮寒(上)  五色长生录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也不知过了多久,太阳已当空高照,将那金色日辉细细撒在这关中大地上,那渭水滔滔,更将粼粼波光反映在她二人脸上。此时浊流滚滚,偶尔风起,发出浪花击岸之声,于她却是阖寂无言,情愁无尽,徒增悲凉。

那张燕三人也已追赶至江边,见乱尘双目紧闭、脸色发白,只剩胸膛间隔许久才微微起伏一次,显然命丧黄泉也不过须臾之事,念起他风华少年、铮铮铁骨,,却早早夭亡,又想起七年前黄巾事败、恩师身死,三人心中俱是悲愤异常,只恨这苍天无眼,定命难违。

眼见那少女唤声越来越小,却是越唤越急,张燕本是个热血汉子,受不住这凄凉悲欢之痛,忽的啐了一口,上前扶过少女身子,道:“小姐……莫要伤悲了。曹公子吉人自有天相,我们四人合力以内力保住他气血流转,只需吊住了这一口气,等过了这渭河,寻到那吕布,定然能救了公子性命。”他如此一说,那黑衣矮者也是上前道:“小姐,大师兄说的没错,眼看董贼追兵将至,我们这便渡河走了罢!”李儒猜的不错,此人正是昔年张角座下的二弟子周仓,当年黄巾事败,他与裴元绍等人幸得王允相助,保得性命,留在府中做了护院侍卫统领。这次营救乱尘,自是得了那王允之命,暗中相助、便宜行事。他与裴元绍二人原本只是隐在暗中窥视,却没料道董卓早就定下毒计,要杀那乱尘,这才不得已现身营救,却生了如此诸多变故。

那周仓心中明晓,乱尘若是不活,自己非但负了王允之命,小姐怕也是难在世间独存。悲痛下强打着精神,四下观望,想寻到一处渡口,找只小船,过了河去。可那渭河广阔如江,纵横数里,但见滚浪飞流,怎来人迹?那同来的裴元绍低低叹道:“师哥,这路可是走得岔了!渭河此段这般的宽阔汹涌,又遍寻不着舟楫,如何可渡?”张燕周仓二人听他言语,自是懊恼,但心中仍不愿就此放弃,眺目远望,只愿天无绝人之路,忽生奇迹。

忽见水天之间,一艘小舟不知从哪里拐来,此时风大水急,那小舟摇摇晃晃,却也不倒,迎着众人驶来。张燕喜不自胜,大呼道:“小姐!有船!有船了!咱们有船了!”裴元绍也是满脸欢喜,急急喊道:“船家……船家!”那周仓出自鹰爪门,眼力自是不凡,遥遥看到那小舟舟头立着一人。其时北风正紧,那小舟船帆猎猎鼓胀,已然吃饱了风,本该顺风而下,却能逆流而上。他向来胆大心细,不由暗想,若非是小舟上装了暗桨一类的机关轮廓,便是那船夫身怀异术,以上乘内力催逼小船逆流上行。想到此节,他心中一惊,暗暗将钢刀提在手中。

那小船初见甚远,可不过盏茶时分,便已行驶到众人面前,周仓这才看清,舟头立着的果然不是持桨的船夫,乃是一个穿着青懒衣的老道。那老道也不待众人招呼,便开口道:“诸位速速上船,贫道载你们过了河去。”

那张燕喜道:“多谢道长。”便去扶那少女,要将乱尘送到船上,却听那周仓喝了一句:“且慢!”,已是持刀拦在身前。他正疑惑间,却听裴元绍暗暗道:“大师哥,你看他那船!”他拿眼一看,大大的吃了一惊——那小船竟然无底!老道似是凭空站在水上一般,任那波涛汹涌,老道的布鞋却是不见半点潮湿。他不由得起了戒备心,将这老道细细打量,但见他身材高瘦,白须白发,想是也有些年岁了,但脸上却丝毫不见皱纹,仍似少年一般红润,虽是眇了一目,看起来却自有一股慈祥平和之态。

张燕心想:“这老道鹤发童颜,若不是驻颜有术,便是修为甚高。听闻那董卓以重金为饵、广招天下奇人异士,不乏方外之人。眼下我等情势危急,他恰恰于此时出现,难不成是那董卓派来拦截的?是了,他存心要擒杀我们,所以才撑这无底船儿来消遣我们。”想到此节,他啐了一口,冷冷道:“多谢道长好意,只是你这船儿无底,怎可渡人?”

那老道呵呵笑道:“船儿无底,人生有涯;情爱苦短,往返不达。老道我这船儿虽是无底,却有太平之稳;任他颠簸风浪,也能送各位渡得对岸。”张燕冷哼一声,道:“张某乃是肉胎俗人,听不懂您老人家大道。这船我们不坐了,您老请自便罢。”

那老道也不生气,仍是笑道:“今日老道此来,渡的不是船儿,乃是人。”他话音刚落,已伸出手来,他出手甚慢,左手伸向坐在地上的乱尘二人、右手揽向张燕三人。

那少女虽陷于情伤中,但时时不懈戒备之心,初时见老道将船驶近,便已觉察到此人内力精纯深厚,早已到了返璞归真、空明落花的境界,少说也有一甲子的内力。如此高人,别说自己现在内力不济,纵是全然无碍,怕也难敌他三招。她心知硬拼不过,便佯装毫不在意,想要不引起这老道注意,自己再突然出手,说不定可起得奇效。没想到这老道说动手就动手,伸掌虽缓,却有如一堵巨墙,揽向自己腰间。她忙一手上抬、一脚飞踢,拳脚间更是分了使两桩奇奥繁杂的天书功法,以期能格挡片刻,身子更是借力急速后退。她侵淫天书武学已久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