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渝的想法当中,在草原上进行驻军以及对草原诸部的压制分化,其实是属于一个治标的过程,这也是过去王朝都会采用的法子,但是这种办法会随着帝国实力的下降,而最终彻底失去亚致力,因此并不可持久。
即便是从眼下来看,复汉军的战斗力要远远超越草原诸部,可是也难以改变这一事实,毕竟当时间拉长到一个尺度的时候,这些差距都会被时光彻底拉平。
宁渝十分平静地竖起了第二根手指,轻声道:“第二个阶段不仅仅是要进入草原,而是要成为草原的一部分,能够真正地去掌控草原,而为了完成这一步,咱们就需要进行漫长的经营,需要投入的资源也是最大的时期——在朕看来,依然可以分为几步。”
众人不由得屏住了呼吸,虽然皇帝现在说的似乎还很遥远,可是却足以让人为之期待了。
“在朕看来,要成为草原的一部分,便是指我们需要在草原拥有真正的核心力量,改变当地的人口结构,因此朕打算效仿满洲旧例,迁移各省无地农民、乞丐以及游手好闲者,在草原上建成武装牧场,并纳入到都督府体系中来,成为大楚真正能够依靠的力量。”
在这话说完后,孙嘉淦顿时点了点头,他前面对宁渝的第一步其实并不是特别赞同,因为以他的眼光自然能看到该策并不可持久,然后如今听到皇帝这番话,却不由得赞叹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对于草原各部还算了解,更明白彼辈秉性,决不可过于信任,必须要有自己人在草原才行。”
至于对武装农场这种体制,众人更没有丝毫意见,因为这个政策虽然在满洲实施期虽然不久,可是已经表现出了相当的效果。
自从宁楚占据满洲诸地之后,原先成规模的战争自然彻底消失了,可是针对复汉军的小规模骚扰却长期存在,像那些逃窜进林子里的八旗残余士兵,还有原本就在林子里的那些生女真都勾结在一起,展开了对复汉军的袭击,甚至还对百姓进行劫掠。
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原先很多人都不理解的武装农庄却是发挥出了他们的威力,像这些武装农庄都因地制宜进行建造,大的拥有五百户人家,小的拥有两百户人家,其中每家至少可以出丁一人,也就是每个农庄至少有二百到五百名的武装民兵,如果在极限情况下,甚至能够将这个数字再翻一倍。
这些武装民兵虽然本质上是百姓,可是他们也会纳入到枢密院的管理当中,像每个省都会设立一个都督府,民兵就归属都督府的辖制,并且由都督府发放复汉军淘汰下去的火枪刺刀,并且安排定期训练,其中民兵当中的军官也都是现役军官担任,因此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战斗力。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项制度所存在的原因,才使得那些残余散落在东北老林子里的八旗残兵们始终没能造成太大的威胁,甚至开始逐渐消亡,因此宁渝眼下自然也想要利用起来。
宁渝轻声道:“武装牧场仿照农场旧例,以每百户为单位来划分牧场,修建定居寨堡和青贮窖,纳入到草原各省府都督府管理之中,定期进行武装训练。朕打算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内迁居三十万人入草原定居,第二个五年计划内迁居七十万人去草原,合计一百万人入草原。”
花十年的时间,组织一百万人定居草原,自然是一件非常庞大的工程,而这件事情背后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却是一个国家的组织能力与生产能力,想要做好自然不容易,可是一旦做好了收获却极为巨大。
因为根据目前一户五口的方式计算,一百万人至少可以分为二十万户口,而二十万户口每户出兵一人,便可获得二十万持枪民兵,若极限情况下每户出兵二人,便可得四十万持枪民兵。
有了这四十万持枪民兵,草原便再也不可能从华夏脱离,即便宁楚王朝倒塌,可是对于整个华夏文明圈而言,草原也永远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到了这个时候,众人都已经被皇帝的气魄给震惊住了,不过好在前面也有满洲旧例,倒也没有特别惊叹,唯独财政部综合司副司长陈景升经过了一番核算之后,却是无言地吐出了一口气,因为按照目前这种算法,只怕未来十年的财政支出又将会创新高了。
摊上眼前这么一位皇帝,在以往看来已经很高的财政收入,在如今却显得有些不足了。
宁渝轻声道:“在改变当地人口结构的同时,朕以为还需要铺设道路,特别是从京师到蒙古的铁路,将会成为重点项目,有了铁路的支持,才能帮助移民计划的顺利展开。”
“有了百姓,有了道路,那么最后就是产业,当然这个产业也不是凭空去强行迁移,而是根据草原上的特点,发展畜牧业、羊毛编织行业、采矿业以及相关的手工业,有了这些咱们才能从草原上获得草原之利。”
控制草原在过去所有朝代里,几乎都是一个赔本的买卖,因为中原王朝根本无法从草原上获得更多的利益,也填不平军事上的巨大窟窿,导致长期的财政收支不均衡。
对于宁渝而言,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