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落魄才子江心月  无影界之象神传说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气已经开始慢慢地变暖,文墨店里的生意也渐渐地走上了正规。期间春芽丫头专门找过林德箭一次,想让他再请一位年长一些的婆婆来帮着照顾心月姐。林德箭一拍脑袋,才发现自己把家里所有事物都压在小姑娘一个人身上是多么的过分,还有一个孕妇呢,小姑娘家家的在能干有时候也帮不上忙啊。于是在五月初开始找人,终于在五月底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大家都叫她雪姨,是个农闲时进城找活干的普通妇人。

雪姨到了林家后便接下了照顾翠儿的重任,小姑娘身上的负担一下子轻了一大半,每天就开心地变着花样做好吃的,中午还专门给林德箭送来午饭,省的他出去吃个饭都放不下店里了。

店里的生意时好时坏,总归还算平稳,林德箭也逐渐地摸索出了一些门道,朝着城西扩大自己的经营场地。因为他听说,城西之地风水极佳,很多高人都在这边隐居着。

林德箭的办法也很简单:送货上门。他趁着没客人的时候手写了一千多份“奚墨之砚,送货上门”的纸条,然后找闲汉拿着纸条去西城敲门,留下纸条后也不用说话,对方有意的话记下位置就行。下午闲汉回来后整理一下地址,然后第二天林德箭就骑着马或者赶着马车去送货了。还别说,每次使出此招,都还能卖出几方甚至十几方的砚台,最不济也能把带去的墨条全部卖完。

林德箭请的这闲汉也是个妙人,姓江名心月,本是一个大有前途的才子。当年只因服孝期间不愿意错过科举考试,于是直接跑到顺天府去参加被人认出,然后被耿直的考官指着鼻子大骂不孝,由此臭名昭著,再难入仕。回到家乡被传为笑柄,连先生也做不得了。他没有本钱做买卖,又不愿意回乡伺候土地,便在州城里找些跑腿、誊抄等杂活做着。

二人的相识也是偶然,甚至差点儿打了起来。却是林德箭在客栈吃饭的时候被楼上一只毛笔砸中,随手扔了回去却正中楼上人鼻孔。楼上之人正是这江心月,本来是冲雇主发脾气时丢下毛笔砸中了人想要道歉,不料马上就被插了回来,气得要往下扔酒碗。林德箭自然不会惯他的坏脾气,横眉怒眼指着他鼻子就是一通骂,到最后是他的雇主看不过去下楼来说和才算完。

经此一事二人就算认识了,又因为与翠儿重名被林德箭多次取笑,二人关系反而越来越好了。所以当林德箭的主意想好之后,第一个就想到由他来具体实施。江心月倒也干脆,只要你的钱到位,这点儿小事儿保证给你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而之后每半个月就这么来一次,江心月也不怕尴尬,拿钱办事儿呗。每次都是看到合适的人家就去敲门,被人骂几句也无所谓,换一家继续。

正是他办事儿的这种态度,林德箭才没有着急换人。

也正是因此,在他第七次区城西开展敲门大业之后,为林德箭的店里卖出了八十方砚台。

……

在易州易水河畔,最大的姓氏便是易姓。而易姓宗族因为沿河而居,不像其他大宗族一趟形成一个大村落甚至乡镇。而江心月所敲开的这扇门,便是易姓宗族合力建起的一个类似总部的地方,只有德高望重的易氏族人才能住进来,并参与决定家族的一些事物。

易府之前被城北奚家骚扰过很多次,自产的墨条、砚台更是没少送。刚开始还有些奇怪,后来发现奚家似乎在谋算自己家族什么东西只后,自然是受不了了,马上严防死守。所以刚开始看到江心月送来的纸条的时候自然是抗拒的,然后这家伙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送,收下纸条的人经历着反感到不屑、由不屑到无感、由无感到好奇的心态变化。本来奚家的砚台就颇有名气,加上今年又是乡试之年要开始秋闱考举人了,为了给家族子弟加油打气,便下了个大单,同时也想看看是奚家的哪一位能这么后着脸皮坚持敲门。

这时候已经是夏天了,林德箭一个人在店里无聊,正在继续他的“手动印刷广告”大业,这时候江心月一脸兴奋地跑回来说自己这一趟卖了一百方砚!林德箭知道他这人有些不着调,也不接茬,直接拿过来他手里的单子,仔细一瞧吓了一跳,西城易府的后边赫然写着“奚砚六十六”,再加上其他三三两两的数字,一百方还真有点儿可能,这可是店里边两个多月的销量。

林德箭清查了一下店里砚台的存货,发现只有三十方了,加上家里的六十方,再抛去那些只是想见识一下什么是“送货上门”的人,这次送货算是堪堪够用。于是也不耽误,驾着马车揣着短匕又藏着弓箭,便按着江心月留下的地址赶了过去。

前边儿顺路的有四户人家,买与不买都很干脆,反正都是为了见识一下这个别出心裁的买卖人。林德箭心里压着个打单子,也不与他们多说什么,以更干脆的姿态赶着马车继续往前走。第五户便是易府了。

敲开门说明来意,出来了五六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子和一个年轻人。年轻人接过一个砚台,打开包装的木盒子看了看,说要与家里的比较一下是不是正宗的便进去了,留下两个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