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九三章 王筠  晋叶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关于沥阳吴氏的详尽情报。

沥阳,位于江北淮南郡,从建康迎江而上,需要一天一夜的行程。

吴氏原本只是沥阳县内的一个普通士族,根基并不在建康周围,其家族子弟也只是在县城内任职一些地方官,最多能升至郡府任职。

直到五六年以前,在吴氏世代所占有的一座乌横山中发现了大量的慈石和赭石,淮南郡府才改变了对吴氏的态度。

而当时又恰逢吴王大军在蜀地惨败,吴王府极度需要稳住自己的势力,眼光独到的柳氏这才因此看中了吴氏。

经过一番交涉和拉拢后,柳氏基本控制了沥阳吴氏,并将其所据有的乌横山完全划入了吴王府的产业内。

永嘉四年,吴王府在蜀地惨败的两年后,开始有余力重整军备,于是在建康与沥阳中间的崔莨镇置办了这座规模庞大的锻造房,由柳氏掌控,正式开始生产兵械。

后来,洛阳城破,中原沦陷,吴王在江左重整朝纲,并于去年十月在建康登基,柳氏家主柳湛则被封安兴侯,执掌太尉府,吴氏也跟着水涨船高,许多子弟开始进入建康为官,成为朝廷所依仗的淮南大族。

而崔莨镇的锻造坊自然也升格为江左一带最具实力的冶炼锻造坊,专门负责如今的京师建康驻军的所有军备供给。

只不过如此重要的锻造坊,当然是归于太尉府直接管辖,牢牢掌握在柳氏手中,吴氏只能听其差遣罢了。

但这些从沥阳运来的慈石和赭石毕竟属于吴氏名下,所以他们从中分取一点,锻造一些简单饰物或农具,卖给城中商贾用来盈利,也是无可厚非的。

而这其中,唐氏商行便是一个大买家。

因为唐孚的书房内只有关于建康本地一些老世家的书籍,所以叶玄是在看了从兰府取来的这些资料情报后,才算对此完全了解清楚了。

叶玄也明白,以柳氏的谨慎和狡猾,像通敌这样的大案,是一定不会亲涉其中的。

另外,崔莨镇的锻造坊虽然隶属于太尉府,但无论是王氏周氏,还是谢氏鲁氏,都有势力牵涉其中,所以柳氏不敢私自在这里做文章。

而从上次他和利无极的分析中来看,吴氏用分取出来的慈石和赭石打造饰物和农具或许也只是一个幌子,这其中应该还有更加隐秘的一些事。

当然,更让叶玄笃定这一猜测的,是他在与吴氏来往密切的几个氏族中,发现了平城余氏影子。

平城县位于淮南郡北境,其中有淮河支流穿城而过,中原大乱以来,也曾遭遇过几次胡寇的侵袭,不过好在规模并不大,再加上当地的县令县尉应对得当,也一直还算太平,而自北伐以来,这里的局势便更加安稳了。

出了平城往北,走上不过十日行程,就能到达济州的黄河南畔,再逆流西上,便可直抵洛阳以北的诸多地方。

序右使早已查明这个余氏其实就是柳氏通敌的前卒,并暗地里向独孤部走私过几次兵械甲胄,犯下的罪状足以灭九族。

但之所以留到现在还没有拔掉,是因为他在听了叶玄有秘密入京的计划后,决定暂时不要打草惊蛇。

而如今虽然仍然不可能以通敌之罪扳倒柳氏,不过利用这一点尽可能打击柳氏的附庸势力,还是值得的。

这个晚上,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叶玄看书看到了很晚,也想了很多,莫澜在房中陪着他,又趴在一边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直到四更时分,叶玄才感觉到了乏意,伸了个懒腰后,看着已经熟睡的莫澜笑了笑,然后将她拦腰抱起,送回了她自己的房间。

往后几天,都是阴雨连绵的天气,叶玄几乎没有外出,专心分析着手里从兰府得来的资料,并做了一些细致的安排。

莫澜一直静静在房中静静陪着他,利无极若是没什么事,一般不会过来打扰他,而莫等闲自从柳观街那边的茶水铺子开起来后,他白天都会过去。

只是冬天来了,茶水铺子自然没有生意,倒是他回来的时候常常说一些酒楼的事情。

那个偷馒头的江北流民据说叫牟谦,在当天就去投奔了伊人酒楼,并在那里当了个店小二,人还算勤快。

而这些天,南城那边的流民也越来越多了,毕竟,在其他城区,他们都特别受排斥。

因为雨天,唐辰儿也出门较少,所以每天都会过来西院坐^^就是一个人默默思考问题,没时间搭理她,也让她有些怏怏不乐。

十一月底的时候,天色才终于转晴了,这天上午,叶玄久违的坐在庭院中,晒着太阳,什么都没有想。

过了巳时,阳光正暖的时候,唐辰儿走进西院,见叶玄坐在石桌前,与利无极说着话,她笑了笑后,走了过去。

“今天这么早过来,是有什么事吧?”叶玄看着在自己对面坐下的唐辰儿,笑着说道。

“没事就不能上午过来坐坐了?真的是什么事都瞒不过燕表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