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八十一章 靖王入蜀  君子遐福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蜀州地界,靖王和姚雄就发现蜀州百姓眼中的敌意,两个人简单的沟通了几句,然后给蜀州府衙送去了一封信。

这封信赵二爷直接转给了伍桐。

伍桐看到信之后,就把会面的地点定在了葭萌关。

靖王竟然被蜀州百姓吓到了?怎么可能?

“王爷,在葭萌关等候肃国公是什么意思,总不能真怕了这群蜀民吧?”姚雄打量着葭萌关内的榷场,本来就是一个简单的市场,因为这次的战争,让一个普通的市场蒙上了一层政治外衣。

榷场,本是两个国家的互市市场,现在却出现在蜀州。

虽然大周朝廷和肃国公都没有公开承认,但榷场的出现,无不暗示着蜀州自立的未来。

大周已经将蜀州当成一个国家来看待了。

靖王指着榷场问道,“这东西应该存在蜀州境内吗?”

姚雄一愣,旋即皱眉沉思半晌,“榷场是互市的市场,在葭萌关倒是合适。”

靖王摇了摇头,“你我就去这里看看吧。”

姚雄也没反对,靖王是正使,他就是陪衬,一直以来,姚家对自己的定位是最不会出错的。

两人行走不久,靖王就在一处摊贩前驻足,看着熟悉的东西,靖王不免有些触动,看了一眼摊贩,“这东西运到蜀州不容易吧?”

那摊贩一愣,旋即露出笑容,“这位客官认得这东西,那就是知道来历了,确实不易啊,从秣陵到蜀州,差不多横跨整个大周了。”

“在这能卖多少钱?”靖王拿起陶罐,泥封完好,打量一圈后又问道,“泥封都完好,你倒是用心了。”

摊贩伸出一根手指,“一两银子。”旋即他耷拉着眉眼,“说实话,这东西也就是图个新鲜,蜀州离海远,这海货本就是新鲜玩意,要不是能和肃国公挂上关系,小人也不会做这门生意。”

靖王挑眉,“哦?愿闻其详。”

摊贩看了看四周,“这不是肃国公入蜀之后,也不知道朝廷那位大人想的竟然联合魏国夏国一起打蜀州,多亏了肃国公算无遗策,让咱们蜀州免了一场兵灾,兵灾之后,肃国公又颁布了很多利商条令,小人也是多番打听才知道肃国公曾经还做过这门生意,这才横穿大周去秣陵。”

靖王看着陶罐,不由得想起伍桐在秣陵时的样子,更是想到他不避生死带着一群人出海的场景,“那小子确实不容易啊。”

“小人走这一趟,也是知道了些肃国公的故事,当年肃国公为了百姓出海杀龙王,海边的百姓都念着肃国公的好。”摊贩笑着说道,“肃国公是个真正为百姓着想的,今日在榷场停驻一天,明日小人就要赶去梓潼、锦阳,去求见肃国公,让他老人家尝尝他当年做出来的东西。”

“当年做出来的什么东西?”

一道声音从靖王身后响起。

摊贩一愣,再次重复,“肃国公在秣陵做出的海龙王罐头。”

靖王和姚雄的反应不同,姚雄下意识摆出起手势,靖王眉头微皱,身旁这么多护卫竟然没有反应?

现在的靖王卫很多都是东海卫出来的人,就算靖王卫的老人也是认得伍桐的,伍桐并未露出敌意,他们的警惕也没那么重。

而姚雄的护卫在没动手的时候就被按住了。

几方人各有不同,摊贩讲完话,抬头就看到面无表情的贵人和他身边摸刀的高个子,还有一个身穿白衣的年轻人。

“这位贵人?”摊贩注意到场上的气氛有些不对,可他有什么办法,眼前这几位明显是大贵人。

身穿白衣的年轻人向前走了几步,端了一个陶罐,看了看泥封上的字。

葵卯年二月初五申时第三工坊李大牛封

“今年的新货?第三工坊?”伍桐掂了掂手上的陶罐,“这东西怎么卖?”

摊贩一愣,快速道,“诚惠,一两银子。”

“给钱。”伍桐跟身后的叶家人说了一声,转过头看向靖王,“王爷也有害怕的时候?”

靖王轻笑一声,“许久不见,肃国公更气派了。”

肃国公?!!

王爷?!

两个人交谈并未压低声音,也没有远离,摊贩听着真真的,连叶家人递过的银子都没接,赶忙端起另一个陶罐,眼巴巴的看着伍桐。

许是注意到了视线,伍桐转过头,一时间也没理解摊贩的意思,“你这是...放心,蜀州境内不会欺压商户,就是靖王在这也是要花钱的。”

摊贩急忙否认,“小人仰慕肃国公,还请肃国公收下小人的一点心意。”

伍桐低头看了一眼陶罐,想了想,“蜀州商贸自由一切公平交易,你不用送我什么。”

“肃国公误会小人了。”摊贩哪里不知道肃国公的想法,急忙说道,“小人是蜀州人,若不是肃国公免了一场兵灾,小人也不会做这门生意,在秣陵小人听到那些渔民说起国公爷的故事,小人就想着国公爷离开秣陵很久了,或许会想念这味道,小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