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灾民问题(求收藏推荐)  大明皇叔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辞别送行的徐州诸官,一行人踏上了回京的路。

整个迎来送往的过程都是朱高炽为主,朱高煦就在一旁冷眼旁观,懒得参与其中,就像是在看戏。

即便态度如此,也没有哪位官员敢怠慢于他,毕竟太子之位还没有真的尘埃落定,没有哪位想得罪他。

只是他的名声真的不好,文官只会对他做些表面功夫,大部分注意力都是在巴结着他大哥。虽然武将们都很想和他结交一番,但是朱高煦可是知道这是皇家大忌,还是小心为妙。

等看不到徐州城的时候,朱高煦策马跑到朱高炽豪华而宽大的马车之前,打开车门钻了进去,动作非常娴熟。

“还是大哥这里暖和!”朱高煦用力摘下临时缝制的小羊皮手套,把手放到嘴边哈着气。

呼出的气息遇冷变成雾气喷到手上,带来丝丝的温度,手上终于感受到了点热量。

“知道冷还非要骑马,早就让你上来了,给!”说着,朱高炽把手中暖烘烘的手炉递了过来。

朱高煦赶紧一把接过,精致的手炉散发着炙热的能量,让他整个人都仿佛暖和了起来。

“我可是大明名将,怎能在他们面前丢脸呢!”朱高煦嘴硬道。

“再说这点冷算什么,开平卫(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及多伦县附近的上都城)那才叫冷呢!那里的鬼天气你要是敢在外面撒尿,嘿嘿……手里得拿着木棍”朱高煦嘿嘿的说了个来自后世的笑话。

朱高炽愣了一下,没有一下子反应过来,琢磨一下才明白到底是啥意思。

指着朱高煦:“你这小子,都多大的人了,还……哈哈”还没说完,自己反倒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朱高炽的大车很豪华,但是碍于时代原因,保暖效果并不怎么样,只是隔绝了外面呼呼的西北风,其实温度并不比外面高多少。

想想现在可是二月天,并不是全球变暖的后世,而是酝酿着第四次小冰河时期的大明朝,不冷才怪。

休息了一会,到底是身体远超常人的年纪,熊熊燃烧的火炉让朱高煦感到有点气闷,伸手打开了车窗,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荒芜的大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还没有被抚平。

回忆起这次他轻骑南下之路,穿河北、山东,一直到现在的江苏境内,全是靖难之役的主要战场,虽然战事已经结束了近两年,皇上也是颁布了很多政策去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这一路他还是不时的能够看到食不果腹、衣着褴褛的贫民,能够看到还没有完全掩埋的累累白骨……

这一切对他造成了很大的震撼,他只是一个生活在和平时期、国富民强之中的一个普通人。远远没有原来的朱高煦铁血、司空见惯到麻木。

心有所感,朱高煦指着窗外荒芜的田地,对着正朝着自己望来的的大哥说道:

“大哥,这一路行来,想必你也应该见到了许许多多的战后乱民,虽然父皇已命人赈济,但是还有疏漏之处,不知大哥对此有何怎么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找个话题讨论一番,顺便给大哥灌输一下后世的先进思想,总好过二人大眼对小眼吧。

听到平时对于普罗大众漠不关心的朱高煦,抛出了这么个问题,朱高炽那是相当的惊讶。

他坐直了身体:“看来二弟是真的长大了,现在也知道关心民间疾苦了。”

“还不是这一路行来,看到如此多的生民流乱,心有不忍罢了。”朱高煦回应了自己大哥一个白眼。

“自古兵马过后,自有乱民丛生。如此就需要朝廷赈灾,而对应之法无非就是放粮与疫病防治,同时严查当地吏治,防止有人贪污渎职!如此这般,就能够防止动乱发生。”作为从小熟读儒家经典的大明帝国的“顺位第一”继承人,这些对于朱高炽来说就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朱高炽的回答,并没有超出朱高煦的意料,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事情,自古以来都是非常正确的回答。

“的确,放粮与防疫再加上严查吏治,确实是赈灾的不二法门。但是大哥,你没有考虑最关键的人心与人性!”

“人心与人性?”朱高炽发出了疑问。

朱高煦喝了口茶:“是的,人心与人性。大灾之后必然人心躁动,除了大哥说的那些,应该在加上一句那就是以工代赈!”

听到朱高煦的话,朱高炽眼前一亮:“以工代赈!”

“是的,就是以工代赈。人在受灾之后,人心浮动,若是有心人一番鼓噪,必然会酿成大祸。只要以工代赈,组织起流民、灾民去清理地方、疏通道路、重建家园……

让他们忙起来、动起来,那么他们也就没有时间、没有心思去想别的事情。如此以来就能够把动乱消灭在萌芽状态。”

朱高煦顿了顿,等待大哥思考、消化,接着说道:“这样以来,不仅重建好了家园,而且还能得到些许工钱、粮食,剩下的就是回家生娃,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