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这一圈溜达下来,基本上工匠的事情就完美解决了,剩下的事情就不要自己操心了,想来庞富贵他们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试验部队的训练和军工厂的组建了,不过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间能够解决的。
而且很快四月份就要来到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近皇上就会下旨把他们兄弟三个给册封了,这才是整个朝野上下目前的头等大事,可惜朱高煦的注意力已不在此了。
三月末的时候,朱高煦率领一众随从,去了京城郊外的大庄园。
这原本是某位建文朝侯爷的私产,靖难之后很快被皇帝给清算抄家了,朱棣把这作为赏赐给了朱高煦。
面积很客观,连庄园加上田地足足占了数十顷(明朝一亩地615平方米,和现在差不多,亩百为顷),将近五、六千亩的土地,依山傍水很是肥沃,这也是朱高煦王府的一处重要产业。
当从李大管家那里得知,自己王府还有这么一个庄子的时候,朱高煦很是恶趣味的把名字改成了煦园,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把王府的后花园起名为煦园。
要说啊,煦园这座原本历史上朱高煦的后花园,后来作为清代两江总督府花园,接着成为天平天国天王府后花园,最后更是总统府后花园,那是颇具帝王之气啊,奈何这些后花园的主人的命运都不太好,都没落得一个什么好下场……
致力于改变命运的朱高煦,干脆就把城外的庄子改了这个名字,后花园的名字被他用老婆的名字叫做了宁园,让韦妃很是欢喜了好久。论疼老婆的话,全世界的男人也比不了后世的中国男人——真是痛并快乐着!
一行人快马加鞭,小半个时辰才来到了这个占地很大的庄子,五千多亩的土地雇佣了五六百户的人家。在离着煦园不远处,形成了一个颇大的村落,远远地就能听到鸡鸣狗叫之声。
正直初春,村子里的农人不分男女老幼的都在田地里辛勤的劳作,太小的孩子们没有大人的约束,在田野里四处奔跑。
如果忽略他们相对瘦弱的身体和缝满了补丁的衣服,一切看起来还是很和谐,相对来说过的还算不错。
到底是原本侯爷的庄子,土地非常肥沃,都是上好的水浇地。
等到后来朱高煦接手之后,同样作为特权阶级他也是不用交税的,对此朱高煦是深感厌恶。
就是因为后期大明朝太多的土地不用纳税,直接导致了朝廷财政崩溃,这也是大明灭亡的原因之一,奈何这其中牵扯的利益阶层太多了,远不是朱高煦目前能够解决的,他也只能想想。
为了皇家脸面,朱高煦并也没有订立多高的地租,这个村的人过的还算不错,对于朱高煦也是感恩戴德,身为王府的佃户,他们远比一般的自耕农过的舒服。
听闻朱高煦要过来的消息,就有村子里的族老,早早的率领着一干人等在村口的大桑树下等候着。
“小老儿刘琦率刘家庄一众老幼见过王爷殿下,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领头的老人见到朱高煦,率先行礼道,他身旁的一众人同样行了大礼。
朱高煦打马停下,翻身下马,亲切的走上前去,语气温和的说道:“老人家多礼了,快快请起!”
说着把躬身行礼的刘琦亲切的搀扶起来,朱高煦目前还做不到,让一位耄耋老人对着自己行此大礼,虽然这是应该的。
“小老儿谢过王爷殿下!”刘琦受宠若惊的回答道,他活了六七十年什么时候见到这么好说话的皇亲国戚,顿时有点儿手足无措。
“本王就是过来看看,看看大家生活怎么样,这两年的收成还好吧?乡亲们都有什么难处吗?”朱高煦脸带微笑的询问道,这些可是他的佃户,都是给自己挣钱的,还是要多多关怀一番。
“托圣上、王爷的福,这两年还算是风调雨顺,咱们庄子又是上好的肥田。王爷仁慈,又体恤我等,收的租子也不高,村民们都还能吃得上口饭!”老人刘琦看出朱高煦不像是装模作样,也就没有了刚才那般诚惶诚恐,还算利索的回答道。
五成的地租还不高?朱高煦内心诽谤道,奈何行情都是如此,你若不是这样做的话,那几乎就是得罪了所有的人,对此朱高煦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总不能革自己的命吧?
于是朱高煦就拉扯着老人家在大树下面的石凳上面坐定,两人又是聊了一番家常,让朱高煦对于此时民间百姓的生活,也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即使是王爷家的佃户也是只能做到勉强的温饱,稍稍有点儿积蓄。还好这时期的国家初定,土地兼并还没有到官逼民反的地步,大部分的老百姓还是能够养活自己的。
但也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在努力劳动,距离仓廪足而知礼节还有很远一段距离,朱高煦觉的自己的路还是任重而道远!
语气温和的辞别老人刘琦一行人,朱高煦上马走了一段距离,脸色变得难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