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三十八章:何人坏吾大事  塑山河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了无形的严重抵制,以至于很多百姓只知五斗米道,不知官府。平日里就算犯了事,也会找五斗米道的祭酒裁决,很少会想到去找官府。

对于统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然而,几十年来下来,这种行为在东海郡已是司空见惯。地方官府被渗透严重,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普通的百姓更是隐隐地把这种行为,当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丝毫不觉有任何的不妥之处。时间一长,就连五斗米道的人,都觉得这些事务就该他们管。

探事司的察子头目马朗君,早在三天前就已经带着人秘密潜入东海郡了。

马朗君打探到关于朱季高的情报,跟往日地方官府上报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完全不同。朱季高背后那股庞大的、根深蒂固的势力,让他深深的感到了震惊。

哪怕监察司中已经有关于五斗米道的记录,但其评价跟他如今的亲眼目睹、亲耳所闻,差了何止千百倍。

然马朗君不知道的是,几年前他勘察地方的时候,五斗米道尚未完成布局,信徒骨干的行事还很周密隐蔽。到了最近,五斗米道的起义准备已经接近完成。加上江州的叛乱,让教主孙灵秀下了决心,要加快推进。

这两个因素,导致五斗米道在东海郡的举动,骤然张扬了很多。这才让潜入暗查的马朗君、及其手下密探吓得毛骨悚然。

哪怕查出的仅是冰山一角,可就算只有这些,也足以让马朗君意识到,五斗米道,是一个比江州叛乱还要大的巨患!

六百里加急的奏报,被驿使通过沿途驿站,接二连三的送达建康。

然而,马朗君终究还是低估了东海郡百姓的排外。

身为魏都人的他,哪怕已经乔装打扮过,但那一口官话,仍旧引起了一些本地五斗米道信徒的怀疑。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那问题也不算大,毕竟从表面上看,马朗君和他的手下,跟其他外地商人差不多,每天除了喜欢东逛西晃,时不时买点东西,也没什么特别可疑之处。

真正引起五斗米道信徒注意的是马朗君操之过急的行为。

马朗君自觉已经掌握了部分情况后,随即连夜登门拜访了东海郡太守!

这本无可厚非,毕竟就算朝廷已经未雨绸缪、正往徐州调动大军,但想要彻底平定叛乱,仍得需要本地官府的协助。

只可惜,这次拜访被五斗米道安插在太守府的仆役探知了。

“贼军还有同党朱季高”

偷听了马朗君与东海郡太守谈话的仆役大吃一惊,当即冒着暴露的风险、不顾一切地将消息送了出来。

接到示警的朱季高登时大惊失色,一边立即召集治下的道民,一边派人将败露之事,紧急传回了琅琊城。

由于事关重大,这份情报星夜兼程、以不亚于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了琅琊。

不计代价的连换了三名骑手、累趴下了数匹好马后,消息终于送进了静极观。

此时,已经是正月十二的子时。

刚睡下不久的孙灵秀,连同左天师卢于先、右天师徐道辅、数名祭酒,一并被叫醒。

“吾教准备发动起义之事,被监察司得知,朝廷已调派大军赶来徐州?”

这个惊天恶讯,让孙灵秀难以再维持自己教主的出尘形象,顿时是又惊又怒。

五斗米道确实已经基本做好准备,但并不代表随时就能发动起义了。不仅需要提前协调,还得等待一个合适的外部时机。谁曾想,自家还没发动,朝廷就已经不知道从哪得了消息,抢先动手了。

“何人坏吾大事!”

来回度步的孙灵秀,忍不住在心里暗骂起来,恨不得将坏事的人抽筋扒皮。

突然,孙灵秀想到了之前朱季高上报治下的两名密探断了联系,他觉得这两名探子很有可能落入了监察司的手中。

也许,这正是自己谋划败露的原因

可现在想这些都已毫无意义了,自己该如何应对朝廷的动作,才是重中之重!

一时间,来回度步的孙灵秀,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折中之法,以应对当下的局面。

“何至于此啊!”

徐道辅也是大感蹊跷,江州的叛乱才刚刚平息,又有豫州大战在前,这时候魏国理应止戈休养才对。就算真的听到风声,在自家没有异动的情况下,朝廷也应该以拖延、绥靖为主,怎么可能立即就不惜代价动兵?

倘若自家本没有立即造反的决心,被这么一逼,只怕也要反了。

如此浅显的道理,难道朝廷的衮衮诸公想不出?

徐道辅怎么想也想不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