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年间,京城住着约一百二十多万人,还有数不清的乞丐和流民。
这个名副其实的百万人口大都市,可谓是寸土寸金。
张府位于西直门大街和新街口交汇附近,也是李崇文华联分公司重点分布区域。
京城太大,如果各店铺相距太远难以掌控,所以二十九家铺子都位于西城一带,或许是李崇文觉得西城一向是自己的发源福地。
李崇文觉得必须先拜会一下正主,再去妙峰山下的农庄。
张府很容易找,西直门大街两侧住的都是权贵,离皇城根也近,李崇文和木宽之骑着马,很快就得到张府主人的召见。
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兵部尚书,张凤翔的日子并不好过,如今圣上龙体欠安,兵部的公文都堆积如山了。
虽说圣上从来就不怎么关心政事,可是圣上如今还躺在床上,批红的魏公公把所有奏折都压着。
几位内阁大学士亦是满心担忧不理政事,朝野上下无不人心惶惶。
心情虽然郁闷,不过张凤翔并未因此拒绝会见李崇文。只是一个巴结自己的小商人罢了,这几天,估计也去了一趟自己在西山的农庄,想来是来献银子的。
没有谁能拒绝银子的魅力,张大人也不例外,李崇文第一次进入张府,上次会面的是张大人的别院。
李崇文没有像上次般心情坎坷,或者是一回生两回熟的缘故,这次张大人没有摆龙门阵,而是直接了当的问及李崇文山庄接手事宜。
“可曾去了庄园?”
“回大人,十天前便去了”李崇文说道:“实不相瞒,在下求见张大人,实乃有一事相求”
“哦,何事?”张凤翔觉得这个小子有点不太懂事了,看在故友的面子上,才安排一个肥差给你,难不成还想从我张府再借点做生意的本钱。
“是这样的,在下前些日子去到妙峰山下,观西山一带地下石炭颇为富集,京城人口百万之巨,附近山林早已砍伐一空,常此以往必定百姓薪火难继,若是运西山之炭入京,不仅可以解民之忧虑,也能以石炭之利贴补大人府上家用”
李崇文深知和读书人说话的诀窍,凡事都要拿点道德做文章,虽然他们更在意后者能带来多少利益。
“看来贤侄不仅精通货殖之道,还有几分勘地的本事,不过贤侄初到京城,不知其中深浅也是情有可原,这西山有炭众所周知,只是这开矿和经营却是颇为不易”
张大人的意思很明了,西山有炭其实很多人知道,但想赚钱,估计没那么简单。
李崇文笑道:“这有何难,在下斗胆,揣测大人顾虑有三,一乃开矿,国朝有令,未经许可,不准私自开矿”
大明有禁令,开矿是要拿证的,不过对于上头有人的李崇文来说,这件事处理起来不难,申请新的开矿许可或许很麻烦,不过直接吞并现有的煤矿,借壳上市却不难。
“来之前在下也曾打听到在西山开矿者有数十人之多,此事只要许部分矿主以重利,再以分成的模式在矿中占股。”
李崇文又详细解释了占股的方法,矿还是原来的矿,只是通过股份重新分配,李崇文通过全盘接下销售部分,资助银子和人力扩大规模,从而成为煤矿的实际所有者。
当然,煤矿的管理还是矿主,毕竟李崇文对于挖矿并不是很懂,外行指挥内行很容易把好事变成坏事。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对于矿主来说,矿还是他做主,只不过所有产出的石炭等同一出矿就能变成现银。”
“大人所虑者二为炭价高过柴火,恐不为民所总之,但在下总计过,一斤石炭,其实从矿洞挖出时其实并不贵,贵的无非是从矿洞运到城内的人工和损耗”
“此事解决起来虽麻烦,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城中流民甚多,可施以工代赈之法,在下曾与匠夫做过一种独轮的鸡公车,一人可轻松推动两百多斤前行。”
李崇文以工代赈的意思就是只给饭吃不给工钱,在京城饿肚子的流民乞丐那么多,卖一天力气就能换两个人饿不死的口粮,估计大有人在。
人工成本高就压榨人工支出,现在西山那些煤矿不赚钱是因为他们运输成本太高了,需要有人把炭背下山,还要雇人运到城内。
还有就是煤矿矿主们分散,下山的路烂的不成样子也没人愿意出资修一下,李崇文的办法就是入股多家煤矿,然后齐心协力修一条快速运输通道,炭上面我不赚钱,我只赚运输和销售的钱。
这样一来,烦恼各位矿主的问题迎刃而解,而李崇文也通过资源整合,最终能达到控制所有煤矿的目的。
对于李崇文来说,他们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的角色,只要这位兵部尚书能搞定官府的麻烦,自己就能按照垄断的模式一步步把零散的石炭生意做到日进斗金的大生意。
“大人最后所虑的估计就是石炭的产量和销量了,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