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稷下之学  战国投机者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田文的手下带着姬灵人拜访的,就是淳于髡。此人博学多才、善于辩论著称,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长期活跃在齐国的政治和学术领域,上说下教,不治而议论。对威、宣之际稷下之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稷下之学的元老之一。

淳于髡是一个小老头,看着田文举荐的竹简,又看了看那个过分幼小的孩子,笑了笑,“你和薛公有旧?”

“在秦国见过一次。”姬灵人点头道。

“秦国?我也去过那里。”淳于髡点点头道,“那么你来这里,想学什么呢?”

“学史。”姬灵人点头道。

“史?你小小年纪怎么会想学这个?”淳于髡想了想道,“学宫之中有诸子百家之说,儒、道、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林立。而你要学史的话,可是什么都要学一点了。”

“我听说稷下之学,包罗万象。但我想,讲的无非也就是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礼法、王霸、义利。”姬灵人低着头道,“而学史,则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可以对照古今之变,看清当下。”

淳于髡微微一怔,眼神闪烁道,“对照古今之变,看清当下。好,难得你有这份见识和胸怀。也就是说,你学史,是为了今。”

“是。”姬灵人点头道。

淳于髡点头道,“既然为了当今,为什么又要抱着过去不放?孔子曾经入周,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而老子却对孔子说:你所要问的那些人,他们和自己的骨头早腐烂了,只剩下他们的话罢了。你是想走孔子的老路么?”

“不,大大的不同。”姬灵人摇头道。

“不同?”淳于髡皱眉道。

“孔子问礼,只是想恢复过去的周礼,他从未看清当时之世已经改变。而我问史,则是想知道这种变化从何开始,又将走向何方。明白了这些,才能想清楚,人该如何处世。”姬灵人摇头道,“我没想回到过去,当今之世也无法回到过去。我只想借着这些,看清当世时局的变化,明白自己该如何适应这个时代。”

“啪”淳于髡手中的竹简落地,他有些震惊了,他从未想到面前的这个小孩,竟然有着如此尖锐的眼光,或者是如此之大的野心。

淳于髡看着姬灵人道,“借助往日之变,观当今之世?你能做到?”

“现在做不到,但未来如果不尝试一下,岂不是有些遗憾?”姬灵人点头道,“在我看来,时局世事变化如流水,就像河流走向。水无常形,因地势而变。看似不好判断,但如果了解了地势,就能大致判断水形。所以我想借助历史,了解当下,乃至以后的天下大势的规律。”

淳于髡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点点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姬灵人,从今之后,你就是我的入室弟子了。

学宫之中你可自由出入,一切史家典籍,你可尽数翻阅。学宫辩论你尽可观摩。

但我什么都不会教给你。我给你五年时间,五年之后,我们再来看你学到了什么。到时候,我再想该如何教导你。”

姬灵人恭恭敬敬地行礼,然后退了出来。淳于髡的话正合他的心意,他原本就不想死板地学什么东西,他只是想了解这个世界。

到了稷下学宫,姬灵人几乎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书,练字。他生活上的一切,都有田文派来的两个随从伺候。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姬灵人,如同走火入魔般学习。

战国时期,因地域的差异,除了三晋韩、赵、魏,各国使用的文字都不相同。这对他系统学习历史有很大的困难。

所以稷下学宫的一个安静角落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孩子拿着一根树枝在沙盘上练字。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孩子是淳于髡的学生,淳于髡又似乎从未教过他什么。

但淳于髡却特许他可以看书,在战国时期,书简制作相当不容易,也很难长久保存,所以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看的。

因为稷下学宫是齐国官学,大部分齐国藏书都在这里。姬灵人就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中,看各国书籍。看诸子百家的先生们时常展开的大辩论。他安静得像是被人彻底遗忘在了这个大贤云集的学宫里。

但有一个人从未忘了他,那就是薛公田文。田文除了派出两个人随行照料姬灵人的一切衣食,更是要求将姬灵人的一切都定期向他汇报。他对姬灵人的这种态度,甚至让一些人都看不过去了。

“薛公,为何对一个童子如此上心?在这个孩童身上的花费都快赶上十几个门客了。若是为了冯驩先生,不如给点钱,让他送走那个孩子好了。”一个近侍曾经小声问过他。

田文闻言大发雷霆,立刻下令将那个近侍鞭挞了一顿。他对姬灵人的一切照料始终都是尽心尽力,五年来从未有一丝一毫的亏待。从那次的事情以后,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孩子是薛公极为看重的人。甚至有人怀疑这孩子是不是薛公的私生子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