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燕国之行  战国投机者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姬灵人突然笑了笑,“我知道几位先生,为什么要我跟你们同行了。因为几位虽然知道燕王求贤若渴,但心中并无确切把握。

燕国,是作为与周公旦齐名的召公奭始封的姬姓诸侯国,且是唯一一个能称为当今七雄行列的姬姓国。

两位拉上我去见燕王,应该是想借我这个姬姓同宗的身份,能够更快的见到燕王。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乐毅的脸色有些尴尬,庞煖却神色如常,似乎早就料到这一点瞒不过姬灵人。

战国中后期,虽然士人崛起,宗法势力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打压。甚至一度出现像秦国那样的军功爵制。但在当时,一个人的出生和血统,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重视。

姬灵人是虞国后裔,和燕国王族是姬姓宗族。如果他也去燕国,自然会得到比较特别的重视。

“两位想去燕国出仕,但你们考虑到并没有直接觐见燕王的可能性。所以想利用灵人是虞国后裔,跟燕王同为姬姓的关系接近燕王。这倒也未尝不可。

但是两位有没有想过,如果燕王真是这种只看出身姓氏的人,那两位的才华将如何得到展示?

简单来说,如果燕王只重视门第出身的话,我劝两位还是转身就走。即便拖着我去,也不会有什么大用处。”姬灵人笑了笑,“当然,如果两位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两位这个忙,跟你们一起去燕国走一趟。

其实对我而言,只不过是多走了一段路罢了。只要能帮到两位,我还是义不容辞的。”

乐毅听了他的话,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多谢灵人了。”

“谈不上谢。我和两位先生投缘,愿意出力相助。再说我们也只不过结伴同行而已。”姬灵人笑了笑,“我倒也是很想去燕国看看,这位燕王的黄金台招贤,究竟汇聚了多少当今英才?”

“哦,灵人也真的有兴趣。这就好办了,我们几个人皆伴同行,一起去燕国看看。”庞煖先生拍着手道,“不过,如果情况属实,燕王真的求贤若渴的话,你真的不考虑留在燕国吗?”

“现在还不是时候,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不过我倒是不介意认识一下,从各国赶来的贤士。我现在不就已经认识了两位了吗?”姬灵人笑了笑。

期时燕王职刚即位,想要广招天下的有才之士来帮助他兴国,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做,所以他便询问了大臣郭隗。

郭隗对燕王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他告诉燕王,如果是真心想要纳贤,不妨就从我开始。

如果让天下的人看到像我这样没有才华的人都可以得到您的重视,那么更何况是那些比我有才华的人呢,这样,他们就会不远千里来到燕国了。

燕王觉得郭隗说的有道理,所以他按照郭隗说的做了,他为他盖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除此之外燕王还选了一个好日子,为郭隗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他恭恭敬敬地请进了宫殿。

每一天,燕王都会像学生拜见老师那样去郭隗那探望。之后燕昭王在沂水之滨修筑了一座高台,用来招揽天下的贤士。

在高台上,燕王还放置了几千两的黄金,送给那些贤士,后来这座高台便成了著名的“黄金台”。

燕昭王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诚心纳贤,所以这个故事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有大批贤德的人闻讯而来。一时之间,有士争凑燕的说法。

庞煖和乐毅也是因为这个事情,而有了去燕国的打算。毕竟像他们这样的人,是不甘于平凡的。

战国时期,各国国君为了在大动荡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势力,都以“礼贤下士”的姿态招揽人才,成为一代风尚。

这时的士,是社会上的一股特殊势力。他们虽然出身不同,但都具有如下的共同特点:他们在政治上都有较强的进取心,只要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奋斗。

庞煖和乐毅都是这一类士人。他们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熟悉当时形势,敏锐精审,长于谋略,处事果断,敢于担负革新政治、经济、军事和处理外交政策的重任。

但在同时他们也不受国家、宗族、经济地位的限制,无论走到哪一国,都可能受到礼遇,得到高官厚禄。在哪里能够得到重用,他们就去哪里。

其实没有所谓的忠诚,也没有所谓的爱国。一切只是利益交换,而且很多人都把这种利益交换视作常态。这大概也是当时很多人感叹人心不古的原因。

但是姬灵人却很喜欢这个时代的特点,这倒是有点像是后世的职场。老板给的待遇不高,薪水太低,没有发展前景,员工转身就跳槽。这逼得老板们纷纷想方设法提高待遇,留住人才。

所以各国诸侯才有了大规模养士,和重视士人,任用贤能的举措。

因为这个战乱纷起,动荡的世界,给了这些士人最好的展现舞台。

几个人商量好了之后一起出发,继续上路。姬灵人本来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