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0,赚钱赚的索然无味  汉末改造计划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贤出售战利品券的过程,可谓是顺风顺水,除了清点铜钱时手指不断抖动之外,剩下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索然无味。

短短几天的时间便凑足二十万贯,可整个过程却毫无阻力,甚至一点儿跌宕起伏,连用来衬托刘贤与众不同的事件都没有。

甚至就连个装逼打脸的事都没有发生,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然而有时候,现实就是如此不合逻辑。

就好像黄尸占了一栋学校就敢自立建国的行为,应验了早年被评为降智动画鼻祖《革命机》的剧情一样,现实中很多事情,真的要比文学作品更加魔幻。

为什么进行民间私募的过程这么顺利?为什么那些平常看起来无比奸诈的,犹如葛朗台一般吝啬的商人们,如今却轻易就掏出带着体温的铜钱?现实中本应该很难赚得的钱财,如今却如此轻而易举的搞定?难道是剧本的安排?

然而并不是。

简单的表面,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因素,这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说起。

售卖战争债券一事,本来看似临时起意,其实早就在一肚子坏水的刘贤计算之中。

刘贤所在的时间段是什么时候?那可是东汉末年,正是天灾人祸不断,战争频繁爆发的时候,灾难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是无尽的困苦,可对于某些人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自从刘贤借张神医的邀请下山之后,便每日思索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如何应对的方法。

早先时期,刘贤也曾钻入过牛角尖,不断回忆自己贫乏的汉末历史,想要从中找到生存之路。

可到最后除了几个大事件,以及相关的知名人物以外,其它事由一概想不起来。

于是他只得转换思路,采用田忌赛马的策略,重新进行思考。

既然自己历史知识存在短板,那么不如直接抛弃历史因素,而是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寻找破局的突破口。

如果按照历史路线走,虽然目标明确,可自己的决策也会受到限制。

可要是自己定义目标,并规划完成目标的所有节点,那么这些节点就没有优先级顺序了。

每完成一项分支节点,距离总目标就能更近一步,这样主动权就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行事才是理想状态,上赶着被人牵着鼻子走,自己是牛吗?

调转思路之后,一直困扰他的问题瞬间迎刃而解,于是一个庞大的计划,逐渐变得清晰。

从他刻意抛出药物研究,引诱张神医与华老爷子科研超支的那一刻起,其实整个计划便已经开始运行。

战争债券的设计早已完成,只不过没想到机会来的如此之快。

说到战争债券,就变成了刘贤的本行,有大量案例可供参考。

要知道,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基础,基本是围绕实体进行的。

甚至在冷战时期,美国为首的国家围堵神州的时候,我神州巨佬们为了稳定经济,都还在采用物资实体作为经济支撑,这才渡过了艰巨的难关。

直到冷战结束,神州加入到WTO俱乐部的时候,我神州的民间经济发展模式,才增加了信用金融的玩法。

而刘贤作为其中一名小玩家,无论是商业案例,还是金融案例,都是潜心研究并实践过的。

所以他将此时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按照信用金融的玩法进行的。

或者可以说成,是按照庞氏骗局的思路设计的。

简单来讲,无论是初期的套圈生意,还是经营医馆和棋牌馆,赚钱其实是次要的,对他来讲,最重要的事情,是证明自己的赚钱能力。

也就是说由刘贤本人,作为信用估值,参与到整个金融估值环节中,这也是后世,创业者寻找天使投资阶段,天使投资人所看重的点。

是否能够获取投资,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得出结论。

比如说已经退休的马云,如果他宣布复出创业,那么投资机构会抢着给他钱用。

可如果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恐怕就没人会进行投资。

而创业者所拥有的占股比例,就是马云的信用估值。

这个道理放在此时也是一样的,因为不论什么时代的投资人,他们始终相信,小时候尿过床的孩子,长大了依然会尿床。

当然也有例外,如果所有人都和计算机一样理智且完全按照逻辑办事,那么庞氏骗局也不会总出现,至于庞氏骗局与金融大亨的区别,无非是崩盘不崩盘而已。

崩盘了,就是庞氏骗局,不碰盘,就是商业巨擎,金融大鳄。

刘贤能轻松搞定战利品券的基础,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在于人们对于他的信任。

而且在现下这个商业环境中,本身就是极度适合刘贤的模式。

因为所有人都太单纯了,刘贤可以有意识的诱导所有人产生误判。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