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排忧解难军师还朝  忠烈薛家将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哪个敢动,就包括当今天子在内,我看他敢杀还是不敢杀。”“是吗?这袍子有这么大用处,怎么连皇上都不敢杀呀?”徐军师说:“现在没时间给你解释,将来你就清楚了。”原来这领龙袍是唐高祖李渊登基大典时穿的,以后再没用过。后来李渊脱袍让位,传位李世民,在他临死前把李世民和徐懋功都叫进内宫,当面告诫李世民,以后军国大事要多征求军师的意见,并把这领龙袍赐于徐懋功。李世民和徐懋功一道征战多年,对他本来就十分敬重,又有高皇帝的遗言,徐军师的身份就更高了。但他是个有教养的人,平时把龙袍供在府中,从未动用,今天是第一次。他把龙袍披在薛仁贵身上,这才赶奔八宝金殿。

朝房内众大臣正在愁眉苦脸,一听说军师还朝,霎时间精神大振,人人眉头舒展。军师来到殿外,众人无不投以希望的目光。殿头官一启奏英国公见驾,李世民又惊又喜,他也希望徐军师早日还朝,帮助他料理朝政。皇上一边传旨宣军师上殿,一边起身离坐降阶相迎。徐懋功赶紧跪倒给皇上见礼。李世民拉着徐军师的手走上八宝金殿,皇上归坐,给军师赐坐。徐懋功坐在龙书案旁,眯缝着眼睛,捋着胡须,稳如泰山。程咬金众人站在他背后。皇上问道:“请问军师,河南灾情怎么样了?”“我主放心,一切都治理好了。”“多亏军师,要换个旁人,岂能立此大功。这么大年纪,也够辛苦的了,这次还朝,要好好休息才是。”“臣谢恩。万岁,刚才我路过午门,看见刑场上绑着几个人,其中还有薛仁贵,不知这薛礼身犯何律?万岁因何将他问斩?”“唉,要说这话真是太气人了,是这么这么回事。”书不重叙,李世民又把经过讲了一遍。

徐军师听完后笑着问道:“陛下,您就认为薛仁贵真干了这个事吗?”“军师,人证、物证、口供俱在,还能假得了吗?”“陛下,您哪儿料得都对,但有一处您没有料到。臣认为薛仁贵是为人所害,其中必有隐情。”“军师,此话怎讲?”“万岁请听。成亲王是您皇叔,他与薛仁贵无冤无仇,这事不假。但您想到没有,成亲王的九王妃张美人她是何人?她是张士贵的女儿呀,那张士贵蒙君作弊,为国挡贤,陷害薛礼十多年,最后被万岁知道了真情,将张士贵全家一百多口全部抄斩,惟独张美人被成亲王保下来了,她能不恨薛礼吗?她会不会在成亲王面前煽动是非,陷害薛礼,为她们张家报仇?”“嗯,军师所言有理。不过,猜测不能当事实啊,万一张美人奉公守法,与此案无关,我们又无凭据,岂能血口喷人?”“万岁说的也对,臣只是这么分析。另外,万岁您与薛礼相处已经多年,您可记得当年打下楼兰关,您一时高兴,挑选美女十名,奖赏薛礼,被薛礼拒绝了。从这事可以看出,薛礼并非酒色之徒,他又怎能变化如此之大?平日与翠云公主素不相识,一见面就强行无礼,谁会相信呀!因此,臣认为这里边定有隐情。”“依军师之见,薛仁贵是不该杀了?”“对呀,您是不该杀他。况且早在五年之前,您就亲笔为薛礼写下赦旨,金口玉言,怎好更改?臣认为,慢说薛礼一案尚未弄清,即便他真犯死罪,您也不该杀他。”“军师,此话从何说起?孤什么时候赦他无罪?”“万岁,您可记得薛礼楼兰城救驾?”“朕怎会忘记,不过这赦旨——”“陛下想不起来了,请看这个。”徐懋功说着话,从盒里取出一件东西。李世民、程咬金等人都伸着脖子,屏着呼吸,瞪着眼睛观瞧,不知军师在变什么戏法。只见他把手中之物欻地一展,原来是一道皇王圣旨,徐懋功递在龙书案上:“陛下请看,这道圣旨是陛下亲笔所写,还是巨的伪造?”李世民一看僵那儿了,正是自己亲笔所写,主要是:不论薛礼以后身犯何罪,一概赦免。下面有签名、日期,盖有皇王御印。

这个赦旨确实是李世民的亲笔。当年与西域开仗,李世民君臣被困楼兰城,几乎被敌军捉去,在这危急关头,薛仁贵单人独骑杀入重围,救出了皇上。后来在庆功宴上,李世民想起此事还十分感动,就对军师说:“薛仁贵的功劳太大了,朕终生难忘。”徐军师就说:“万岁呀,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现在薛仁贵救驾,大退敌兵,为国家立了功,您看着他怎么都顺眼,怎么都对,将来要有个不好,怎么办?您给我个答复。”李世民一高兴,就说:“军师,还有什么不好,薛仁贵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这是忠臣,朕要封他王位,子孙后代世袭罔替。”“万岁,假若以后薛礼犯了罪怎么办?”“慢说他不会犯罪,就是犯了罪,朕一概赦免。”“君无戏言,万岁您说话可不能更改呀。”“哎,我愿立字为证。”李世民说到这儿,欻,把龙袍一翻个,把龙袍的里子撕下一块,提笔刷刷点点,就写了这么道圣旨,挺高兴地把玉玺盖上了,然后交给徐懋功。这件事李世民早就忘了,徐军师是有心人,把这道圣旨好好地保存起来了。现在把圣旨往龙书案上一铺,你说什么吧!李世民是张口结舌呀。

“哈哈哈,万岁,您说话算数不?五年前您就赦免他无罪了,当然,也不能强人所难,说薛仁贵干出这样道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