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心灰意冷诈死埋名  忠烈薛家将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世民与众大臣商议应该怎么办,军师奏道:“陛下,看来又要兴兵打仗了。这打仗,第一要准备粮草,操演人马,但这还好办,关键是要有元帅。”天子也认为是这样。叫谁挂帅呢?够帅才的死的死,亡的亡,就非得薛仁贵不可了。大家都一致同意。可是薛礼刚离京不久啊!唐天子当即提笔,准备写诏书宣薛礼进京。刚提起笔,殿头官进来启奏:“启奏陛下,平西王府的老总管进京来了,说有要事见您。”“快快宣他进来。”时间不大,老总管王茂胜被带上金殿。“奴才王茂胜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起来回话。”“谢万岁。”“王茂胜,你见孤王,有什么事奏?”王茂胜未曾说话眼泪光流下来了,哽咽着说:“万岁,奴才进京报丧来了,平辽王薛仁贵死了哇。”

王茂胜一言出口,犹如晴天霹雳,整个金殿之上都震动了,皇上吓得目瞪口呆,众大臣无不瞠目结舌。好半晌,天子才问道:“王茂胜,你讲此话可是当真?”“奴才怎敢欺骗圣驾。”“我那薛爱卿是怎么死的,你把经过快快对朕讲来。”

王茂胜未曾说话口打咳声:“万岁,薛仁贵冤案昭雪之后,回到原籍,但他在监中已得下病症,回家之后日益加重,经大夫诊治是夹气伤寒,虽遍请名医,苦不见好转,后来一病不起,没想到半月前就归天了。二位夫人不敢隐瞒,这才叫老奴连夜进京报丧。”王茂胜一边说一边哭,涕泪交流。

唐天子听罢,心头一阵难受,他觉着对不起薛仁贵。要不吃这场官司,不受这么大的折磨,薛仁贵也不会得病,得病死人,这不是连锁反应吗?李世民感到一阵内疚,所以哭得十分悲痛。他告诉王茂胜:“你先回龙门县,朕这就起身赶奔薛贤臣家中吊祭。”

李世民马上传旨:英国公徐懋功,鲁国公程咬金,东床驸马秦怀玉,扫北王罗通,左班丞相魏征等十六家大臣陪王伴驾,带五百名羽林军,明日起身,到龙门县吊祭薛仁贵。旨意传开,各地闻风而动,为不惊扰地方,唐天子又传出一道旨意:所过州城府县概不准备行宫,各级官员照常任事,不必陪王伴驾,吃喝住宿一概从俭。这一下省去了许多的麻烦。

这一天,李世民率领文武来到了龙门县。龙门县的地方官出城三十里迎接圣驾。李世民驾至龙门县,稍稍休息片刻。县令告诉说薛仁贵的府离这里还有十八里路,在汾西村大王庄。李世民马上换了坐骑,赶奔大王庄。

由县城到大王庄的一路之上,君臣们发现来往的乡民,都穿着孝服,脸上都有不悦之色。到了大王庄再一看,眼前是一片白色的海洋。侧耳细听,一阵阵的哭声。人就是这样,遇到什么环境就会受到什么感染,本来李世民心里就难过,一受这周围环境的影响,鼻子一酸,眼泪又掉下来了。君臣催马进了大王庄,只见街上的生意都关门闭户,全镇居民都在为薛仁贵的丧事奔忙。地方听说皇上来了,赶忙前来引道,众人顺大街来到了王府门前。只见高大的门楼,原来的琉璃瓦和红漆大门,都被白纸覆盖,门两边高挑引魂幡,门前有人身穿重孝,迎接圣驾。接着有人往里传报。

薛仁贵家里人口并不多,只有两位夫人和一个女儿。儿子薛丁山本是和女儿一胎所生,后来失踪了。女儿薛金莲今年十六岁。家丁仆人共有四百余口。夫人柳英春、樊金定正在灵堂守灵,仆人进来报信儿:“启禀夫人,万岁和众大臣已到府门了。”

二位夫人急转身,命把姑娘薛金莲找来,大家慌忙把孝衫脱掉,更换朝服。因为她们受了皇封,有帽子,有靴子,都得穿上。经过一阵忙碌,二位夫人带着薛金莲,老总管王茂胜,接出了府门。门前皇上的卫队站立两旁,杏黄伞下罩定逍遥马,李世民一身便装,在马上端坐,文武大臣左右相陪。二位夫人赶紧跪倒在地,给皇上磕头。

李世民把手一摆:“免。唉!二位夫人哪,听说我那薛爱卿故去多时了。”“是,就等着圣驾哪,圣驾要不来,我们早就出丧发殡了。”李世民点了点头。皇上下马,众大臣跟随,柳樊二氏夫人和小姐薛金莲在前边引路,来到府中。李世民抬头一看,正中央有个横幅,白纸黑字,大字有一人来高,上写“可当大事”。院里高搭灵棚三丈六,上边俱用芦席蒙,把门狮子左右立,纸糊将军列西东。金童玉女两旁列,纸糊的人跟真人一样相同。左金童捧宝盖缩头缩脑,右玉女执黄幡满面笑容。再一看:白毛毡铺在地遮住尘土,红板凳俱用白布蒙。青竹竿挑着绣球几对,在上面挂着几对白纱宫灯。头一对写的是“扫地休伤蝼蚁命”,二一对是“爱惜飞蛾纱罩灯”,第三对“池中有鱼钩不钓”,第四对“山前买鸟放长生”。正中央放着一张八仙桌,在上边放着一盏似暗不暗似明不明的引魂灯。白布帘镶青边银钩倒挂,配着一副对联写的精:上边写“青山绿水无人做主”,下边配“落花啼鸟落泪伤情”。横批是:“呜呼哀哉”写得清。再看:杉木棺椁柏木套,中间写:“平辽王薛仁贵之灵”。一阵风吹过,纸幡迎风飘摆,烧过的纸灰满院乱飞。再加上这个气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