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3章 通天冠  北宋大画师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了程云的话,刘庆点点头,笑着道:“嗯,你的没错,这瓶子一看就很漂亮。”

程云笑盈盈的道:“这样的瓶子在民间可是见不到的啊!”

刘庆笑着道:“这叫官窑,烧出来的瓷器也都是专供这皇家使用的。”

当然了,今是刘庆大喜的子,是刘庆的册封大典,她为刘庆的女人,自然是要高兴了。

“好了相公,完事儿了,我们是不是该出去了?”程云笑盈盈的道。看样子此时她也是很开心的。

刘庆点点头笑着道:“嗯,这的确是莫大的荣誉啊!”

程云给刘庆正好通冠便笑盈盈的道:“相公,这可是莫大的荣誉啊!”

听了程云的话,刘庆笑了笑道:“嗯,你的有些道理啊!”

程云笑吟吟的道:“相公,这冠很多人想戴还戴不到呢!”

刘庆笑了笑道:“稍稍的紧一些没有关系,别掉了就行了。哎!这帽子戴着真是不舒服啊!”

程云一面系一面还问刘庆道:“相公,紧不紧啊?”

程云把疼痛感戴在了刘庆的头上,整理一下平稳。然后才给才把通冠两边的绸带在脖子下系好。

这通冠可以是级别非常高的一种冠了。在大的祭祀的时候,皇帝也是要带通冠的,只是皇帝的通冠梁数更多就是了。

程云把刘庆的礼服整理平整后,便把这沉甸甸的通冠给刘庆带上了。

而刘庆戴的这通冠是朝臣进行朝会、亲耕藉田时的“则服”。通冠冠饰有二十四个距离相等的直线纹,这二十四条纹就是通冠的梁数,称之为二十四梁。加金博山,附禅十二,各广各一尺度,巍峨突出。

宋代的冠服相比唐代,造物设计方面更世俗化,更实用,更有生命力,彻底远离了不切实际的华丽与阔气,形制简便、讲究适体,又蕴含着不懈的尚美追求和一定的科学元素,集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于一体,它们承载的就是历史,是“无声的语言”。

宋初,冠服基本延续了晚唐五代的制度,宋太祖建隆二年重新制定冠服制,随后一直沿用了七十年左右,到宋仁宗景佑年间又作了一次修改,对冕冠的尺寸、质料、颜色及衮服的纹章有了新的规定。

冠属于古人头上所用服饰之一,因此又被称为“首服”,一般可分为“弁、冕、冠”等多种类型,泛指一切裹首之物。首服诞生之初是为了保暖和装饰,据《尚书大传·略》记载“黄帝始制冠冕”。

通冠,也称高山冠,古代汉族冠饰之一。其形如山,正面直竖,以铁为冠梁。是皇帝戴的一种帽子。后汉书·舆服志下中记载,这通冠,高九寸,正竖,顶少斜,乃直下为铁卷梁,前有山、展筒、为述,乘舆所常服。楚庄王通梁组缨似通冠,秦时采楚冠之制,为乘舆所常服。汉代百官于月正朝贺时,子戴通冠。

此时,这件礼服佩戴的是一种叫做通冠的帽子,在刘庆看来,这帽子就好像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戴饿的那种,只是更具有金属气质。看起来很是高档。

刘庆这款礼服还是却别与正常的朝服的。他有宽大的袖子,也是对襟儿的。枣红色的底色配有黑色麒麟图案。看起来是高端大气。

除这种朝服是统一样式外,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主要是在有无禅衣和锦绶上的图案上作级别变化。着朝服时必戴进贤冠,是一种涂漆的梁冠帽,貂蝉冠,又名笼巾,是以藤丝编成形,上面涂漆的冠帽,獬豸冠属进贤冠一类。祭服是参照汉代以后制定的形制。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袭前代,因此宫中的官服也与前代相仿,分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丧服和时服。朝服是朱衣朱裳,内着白色罗中单,外束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挂锦绶、玉佩、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

公服所佩的革带,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比服装颜色分得更细。图为展脚幞头、大袖襕袍及玉带展示图。

宋朝百官常朝视事,皆穿公服,唯在祭祀典礼及隆重朝会时穿着祭服或朝服。公服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曲领大袖,下裾加一道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戴幞头,脚穿靴或革履。公服幞头,一般都用硬翅,展其两角,只有便服才戴软脚幞头。黄岩宋墓中便出土了成公服

宋代官服分为祭服、朝服、公服、时服、戎服、丧服等。宋代朝服,也叫具服,朝会时使用。上用朱衣,下系朱裳,即穿绯色罗袍裙、衬以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挂以玉剑、玉佩、锦绶,着白绫袜黑色皮履。这种服饰,以官职大有所不同,六品以以下就没有中单、佩剑及锦绶。中单即禅衣,衬在里面,在上衣的领内露出。

在宋朝,正式的庆典或者是大朝会的时候文武百官都是要穿着朝服的了,这朝服便是礼服的一种了。

程云从包袱里取出了礼服。然后帮着刘庆脱掉他穿着长衫,这次啊给刘庆披上了礼服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