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节:抄家养不起朝廷  我当正德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果朕派刘尚书你去给朕清查九边你能替朕做好吗?”

以前的边关九镇那都是按人头数实打实的发下去,可是到了宣德时起边军的屯田遭到了破坏,分驻各边镇的亲王、太监、军官等都争相侵占屯田,役使军丁为他们耕种,军丁不堪虐待,逃亡的就更多了。边将冒饷,边兵逃亡,诸如此类的事已司空见惯,边备日渐废池。九边防务就成个筛子,蒙古入寇只要上万规模,就没啥用处了。

就如刘大夏所说边关九镇那点猫腻,兵部会不知道?

只不过不愿意追究,不愿意得罪人而已。

边关九镇报的人数是越来越多,兵部又不是傻子也不会让你胡来,报给户部的人数都是打了折扣,户部当然也不傻,给的银子也是打了折扣的。结果呢?这样一来就成了恶性循环。

当然也怪朝廷自己不下定决心清查边关九镇的实际人数,当然在朱厚照看来大概率是没钱给闹的。

但是自己不差钱啊,那帮大臣就像养肥了的猪,随便杀几头都够清查好几回的了。更何况自己的内库现在可是充足的很啊。

只是他缺个人,而如今这个人就在自己面前。他自然而然就有了想法。

“陛下愿委臣以重任,臣不敢辞”刘大夏一听,离座跪地说道。

“爱卿请起”

朱厚照笑了笑,很满意刘大夏这种老臣的态度。

“那爱卿如今边关报上的人数是多少?”

“回陛下,上次上报的是五十四万人马,兵部还欠他们二十万两银子没发”

我信你个鬼,五十四万还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难怪大明会被北方的边防线弄得焦头烂额。

打不过别人,还贼能烧钱,你还不能取消了,你说气不气人。

朱厚照悲哀的摇了摇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好,朕就拿出一千一百万两银子来发给边关将士,一人二十两,但是必须发到每个将士手里,朕倒要看看实打实的有多少人”

“陛下英明”

刘大夏惊呆了,大明啥时候这么有钱了。按人头发钱不仅可以清查出实际兵员人数,还能赢得军心。

这钱花的值,只要边军能把这钱拿到手,必然会感念天子恩惠。看来下一步,陛下要对将领出手了。

“朕决定,有刘尚书你领衔户部,吏部,还有东厂亲自去边关九朕犒劳军队,告诉将士朕知道他们这些年辛苦了,从今以后粮饷不会在拖欠”

“另外对与九镇的边将交由东厂彻查,有冒领军功的全部就地处决,以他们要是还这样的,满门抄斩。”

刘大夏听得心服口服,有了军心,再有暴烈的手段对付那些贪墨军饷的将领,不仅不会有人跟着他们哗变而且还会拍手称快,天子必将得到拥戴。

乱不起来。这位陛下可比先帝有魄力!

先帝讲究仁义道德,但是反而被这些东西束缚中,底下人只会遮遮掩掩,不会用心办事。

可陛下从不重视这些,反而能随心所欲,底下人还真的老老实实办事,除非不想活的。

所以,还是怪他们贱吗?

“另外,将九镇原有的军事制度打乱,分为一营一部,一营为战功营负责对外作战,有每镇总兵节制。一部为守备司令部负责城防任务,有副总兵统驭。被这些踢下来的人都进入后勤部”

“至于粮饷营每人月四两,部每人三两,后勤部每人月二两。必须是实兵实饷。而且九镇各营各部每四个月进行同一大比一次,一次博得头筹的每人再发五两,负责人发纹银二百两。两次就十两,负责人纹银四百两。三次该营或该部调入三大营,如果三大营发现战力弄虚作假,负责人诛灭三族,其余兵将未尽举报责任,悉数扣饷银一年。具体的比法,你们兵部会同五军都督府出个具体的章程。还有每年裁退老弱病残,告诉他们朕会给他们新的任职地方。”

“陛下英明!这样一来,精兵指日可待。”

朱厚照话刚落下,刘大夏就称赞的,这回是真心实意的。

这样一来,边关的高层将领为了自身切实的利益,必然会想尽办法提高兵将的实力。

而将士们也没有怨言,一切凭自身实力说话。没被选入战功营和守备司令部只能说明自己学艺不精。

刘大夏觉得这皇上手段确实高明,可是转念一想,心突然慌了一下。

“陛下,户部只有五百万两了啊,而且陛下刚刚改组三大营,还要如此大规模的提高边关九镇,这朝廷如何维持的下去,莫不是陛下内库有钱?”

毕竟这工资水平提上去了,想下来可就难了。弄不好要出事情的。

国库没钱,难道是陛下的内库,不对啊,内库有这么多钱,先帝早就做了啊!难道是专门留给陛下的?

望着满脸希翼看着自己刘大夏,朱厚照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