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章 诗会  我是大当家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朝露书院,三三两两的书生散落在湖畔,湖心亭之中,洛一城坐在主位上,身边坐着三位老者,都是真正的大儒。

“今天真是厉害,就连当朝大儒周孝通大人都来了,这可是圣师啊!曾经当过太子少师,正二品的大官。”

“周公可是辞官多年,教书育人,弟子名满天下,一直在江北隐居,他老人家可是江北临州元初书院的院长,怎么可能来呢?”

“四大书院之中,元初书院排在第二,我们朝露书院排在第三,他的确是没理由来。”

“不过年年腊月二十八这一天搞诗会的只有朝露书院,元初书院是在夏荷初开时搞的诗会,周公过来也并不冲突。”

周孝通坐在洛一城的左侧,目光掠过了湖边的人,点了点头道:“一城,朝露书院虽说地处杨柳镇,但却是很有朝气。”

他的年纪和洛一城差不多,一身白袍,长发垂着,整个人很清瘦。

“周兄,朝露书院虽说出了一些人才,但和元初书院相比,还是差了一些。”洛一城微微笑道。

“一城,我是第一次来你们的诗会,所以有些规矩不清楚,不如你来说说规矩吧。”周孝通轻轻道。

洛一城抱了抱拳道:“周兄,一会儿要先出一题,让这些学子们先做诗了,之后我们评判,我觉得新年渐近,不如就以新年节气为题写首诗吧。”

“这个很应景,不管是新年,还是元宵,都是可以的,但这样的诗,极难切入,倒是对学子们是一个考验。”

周孝通点了点头,接着目光落在身侧的两名大儒身上。

两人同时点了点头,洛一城这才对着身后吩咐了一声:“去把题目挂出去吧。”

一名男子起身在纸上写了一段字,接着挂了出去。

“来了!出题了!”

“以新年节气为题写诗一首,这个有些难啊!”

一侧的树林之中,隔着一层细纱,坐着一群女子,莺莺燕燕,几名丫鬟走了过来,低声说了几句。

为首的一名黄衫女子扬声道:“题目出来了,以新年节气为题写诗一首。”

“有趣!那我们也写几首小诗吧应应景吧。”

“也不知今年谁会得到头名,清雅姐姐素有贤名,我觉得也有可能得到头名的。”

“今天青山公子也来了,以他的才情,应当有希望得到头名。”

“我听说杨柳镇出了一位才子,名字叫杨真,自创了杨体,书画诗曲四绝。”

几人轻轻聊着,黄衫女子的目光动了动,扭头看向身边一名绿衫女子。

绿衫女子柔婉至极,笑起来还带着酒窝,她轻轻道:“清雅妹妹,我在京城的时候,似乎也听说过杨真,这个人真有才情?”

叫清雅的女子就是海州知州孟知古的女儿,孟知古本来是要回京述职的,但杨家被灭门之后,他又回不去了。

海州属于大州,在整个大莽朝都是比较富庶的州之一,所以孟知古是从三品的官,算是封疆大吏了。

只是孟清雅却不是在座女子中身份最高的,隐约间,以黄衫女子为尊。

“清诗姐姐,杨真的确是很有才情,最近他的一些诗赋录成了册,我还买过一本呢。”孟清雅微微一笑,在衣袖中摸出一本册子,递到了黄衫女子的手中。

黄衫女子低头翻了翻,她的手指细长,如葱般细嫩,翻了几页后,她不由怔了怔。

“这几首诗真是格调高远,但他却又写得出婉约的诗,当真是才情横溢,这样的男子当得起才子之称。”

黄衫女子轻轻道,目光中带着几分的异彩。

说到这里,她扭头看着孟清雅道:“清雅妹妹,我听说,张家向你提亲了?”

孟清雅点了点头道:“张家的确提亲了,只不过爹爹尊重我的意见,我还在犹豫。”

一侧有人轻声道:“清雅姐姐,张青山素有才情,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倒可以算是良配了。”

黄衫女子扭头看了一眼,摇了摇头道:“张家虽是世代为官,但之前我听说,张青山想要娶柳大家为妻,却是被拒了。

后来柳大家嫁给了杨真为妾,现在应当已经住进了杨府吧?”

“清诗姐姐,杨真娶了柳大家为平妻,翠山县令刘宁大人当的证婚人,前几日已经完婚了。”孟清雅轻轻道。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一阵的欢呼音,黄衫女子轻轻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小姐,张公子做了一首诗,得到了周公的肯定,目前是头名。”

“那么杨真来了吗?”

“还没有!”

话音刚落,一侧传来一阵的脚步音,接着柳师师走了过来,一身白色的罗裙,长袖垂落,光彩照人。

在她的身后跟着知画,怀中抱着琵琶绿竹,背着书具。

“见过柳大家!”几人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